妈妈和孩子的“君子约定”走红:原来毁掉孩子的,正是父母的陪伴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 , 欢迎转载分享)
身边许多妈妈都在抱怨 ,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 , 自己生活的幸福感也骤然降低 。
原本计划着让孩子主动学习 , 自己做好辅助工作就好 , 却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自己却成为了孩子学习的主体:孩子写作业 , 陪着;孩子看书 , 陪着;就连孩子玩个玩具 , 搭个积木 , 自己都要从头跟到尾 。
文章插图
好好的妈妈却当成了孩子的管家 , 一整天下来 , 感觉浑身的老骨头都要散架了 。 而妈妈们之所以事事亲力亲为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孩子的不放心:
“不敢走啊 , 一走开孩子就打盹 , 别说作业了 , 就连玩都是三心二意的 。 ”
一位宝妈的“吐槽”几乎道出了所有宝妈的共同心病 。 “陪学”、“陪读”、“陪玩”也成为中国妈妈们最无奈的妥协 。
文章插图
一位妈妈和孩子的“君子协定”走红 , 引来无数宝妈点赞前段时间 , 一张妈妈和孩子的“君子协定”走红网络 。 这份协定上清清楚楚地规定了 , 孩子在学习时要做到什么:
- 遇到不会的字请查字典 , 不要喊“妈”!
- 所有的题目做完后请认真检查 , 不要喊“妈”!
- 先复习 , 再写作业 , 遇到不会的英文单词 , 请先查词典 , 不要喊“妈”!
文章插图
这份协议一传上网络 , 就收获了许多宝妈的认同和支持 , 不少宝妈抱怨说 , 自从孩子上学后 , 自己忙得像转起来的“陀螺”:前脚刚忙完了工作 , 后脚就得急急忙忙地赶回家 , 监督孩子的学习 。
妈妈们总认为这样是为了孩子好 , 但很少有父母意识到 , 这种陪伴其实正在悄悄毁掉孩子的未来 。
心理学家:想毁掉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很简单 , 父母每天陪着他就够了在生活中不难注意到 , 那些需要父母陪着学习的孩子 , 往往会有这些表现:
一张卷子一做就是一天 , 坐在书桌前不是扣扣这儿就是动动那 , 很难把心静下来 。 要不然就是看起来很聪明 , 也很活泼 , 可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漏了陷” 。
文章插图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出一个关键名词——专注力 。
心理学家指出 , 宝宝从能够刚出生 , 就有了一定的专注力 。 只是这种专注力的持续强度和时间都不够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 , 孩子的专注力会逐渐养成 。 如果这时候被突然打断 , 孩子就很难养成高专注力 。
于是 , 生活中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
孩子在认真地看书——父母三分钟送个苹果、五分钟送杯牛奶——孩子的专注力降低——父母盯着孩子学习——孩子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换句话来说 , 父母现在抱怨的 , 盯着孩子学习的生活 , 其实正是最初对孩子的“打扰”导致的 。 而那些没有被父母打断 , 同时还养成独立学习能力的孩子 , 自然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 。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心理学家会认为 , 父母的陪伴是毁掉孩子学习能力的最好方式 。
文章插图
专注力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孩子会感激父母一辈子专注力这个东西说起来简单 , 培养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 面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 , 许多父母都表示无从下手 。
其实在两月龄的时候 , 孩子的专注力就有了萌发的趋势 , 父母要做到的就是怎么合理抓住 。
一、0~2岁 , 孩子专注力的开发期
- 越穷越生?25岁宝妈生四胎“无人理”,孩子喝凉水充饥
- 这6种会让饭菜含“致癌物”的习惯,你占了几个?为了孩子赶紧改
- 接连发生孩子误吞异物事件,家长该怎么办?
- 看看学霸的“草稿纸”,懂得自律的孩子,人生就像开了挂
- 色彩心理学提醒你:孩子如果钟爱这种颜色,可能是“抑郁质”人格
- 非遗展演各显神通,东城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玩嗨啦
- 红薯和紫薯的好吃做法,外酥里糯,营养甜香,孩子爱吃的育儿美食
- 茄子搭配五花肉一起炒,鲜香味美,营养解馋,家中孩子特喜欢
- “我不管,我就要”,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家长该进行束缚
- “没挨过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