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刷脸”安检亮相地铁2号线,它真的能缩短安检时间吗?( 三 )

为进一步提高乘客安检效率 , 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 , 地铁公司通过研究确定了基于乘客信用体系认证的安检新模式的技术方案 。

谁在审核乘客的人脸信息?

有不少乘客表达了对人脸识别安检的疑惑:“谁在审核乘客的人脸信息?他们有没有相应权限?”

针对“个人信息校验”问题 , 地铁方面在该软件的《智慧安检服务协议》中表示 ,

开通本服务 , 乘客就需接受政府有关机构对其进行个人历史行为的审查 , 如有违法、违规等行为 , 如存在不良信用记录 , 将导致本服务无法成功开通 , 地铁公司将以政府有关机构的审查结果作为依据 。

而在隐私保护方面 , 《智慧安检服务协议》明确 , 开通本服务 , 须进行实名认证并采集面部识别信息 , 地铁公司实行乘客自愿开通原则 。 “地铁公司将保证收集的相关信息仅限于本协议约定的范围内使用 , 不作他用 。 ”

背景: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 , 广州已实践

地铁应用人脸识别安检并不是今年提出的新概念 , 早在2017年5月 ,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相关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 , 为了提升地铁进站安检速度 , 减少乘客等候时间 , 北京市研究通过提升安检技术手段 , 包括人脸识别等高科技手段减少乘客安检等候时间 。

而从国家层面上看 , 2018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 明确提出鼓励推广应用智能、快速的安检新技术、新产品 , 逐步建立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点相适应的安检新模式 。

作为地方实践 , 去年10月 , “人脸识别安检设备”已经在广州地铁的部分车站试点运行 , 乘客实名认证、人脸采集审核通过后 , 可“刷脸”通过实名认证安检通道 。

广州地铁方面称 , “刷脸”安检在乘客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

在今年10月29日举行的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论坛上 , 北京地铁和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 将推进地铁人脸识别安检 , 并建立地铁“白名单”及快速安检通道制度 ,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 。

相关负责人称 , 目前人物同检效率低 , 与轨道交通海量乘客出行形成的量、力矛盾十分突出 。

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 , 研究建立人员分类标准 , 并形成对应的人脸库 。 依托人脸识别系统对乘客进行判别 , 并将信息推送给安检人员 , 安检人员据此对应采取不同的安检措施 。

“人脸安检”的应用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 但其是否真正能减少安检时间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 更何况涉及到个人隐私层面 , 如何管理、如何使用 , 这些问题都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