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89岁王心刚,与患病妻子恩爱60年不离不弃,儿女已是亿万富翁( 三 )


结果 , 不幸的故事要从1972年说起 。
那一年 , 杨昭彩的一位好友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突然自杀了 , 杨昭彩得知消息后更是悲痛欲绝 , 从此沉默寡言 , 出现了精神方面的问题 。
后来 , 病情越来越严重 , 有的时候她半天不会说一句话 , 有的时候又暴跳如雷 , 莫名其妙大动肝火 。
王心刚十分着急 , 他为了给妻子治好病 , 跑遍了北京的多家医院 , 甚至还向上海、广州等地的好友写信求援 , 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房子 。
有的时候 , 医生开出来的中药比较特殊 , 他便独自骑着自行车 , 挨着药店寻找 , 最难的不是买药 , 而是喂药 。
由于妻子喜怒无常 , 他只能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妻子吃药 , 因为杨昭彩很爱听音乐 , 于是每次喂药的时候 , 王心刚都会播放妻子最爱的音乐 , 这样才能让她的情绪稍微稳定一些 。
医生也向王心刚说过 , 播放音乐对她的病情是有好处的 。
因此 , 为了能缓解妻子的听觉疲劳 , 他便四处奔走 , 筹借唱片 , 播放给她听 , 希望能缓解病情 。
那段时间 , 陪伴妻子、照顾孩子、买药煎药成为了他生活中的全部 。
在1975年后 , 王心刚也当上了八一制片厂的副厂长 , 工作也越来越繁忙 , 即便如此 , 他也不会放松对于家庭的照顾 ,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下 , 杨昭彩的精神情况才渐渐得到了缓解 。
八一制片厂的员工们大多知道王心刚家中的情况 , 都对他的这些做法表达出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
估计广大观众们都不敢相信 , 这位“荧幕第一军人”竟在生活中显得如此“狼狈” , 可他依旧无怨无悔 , 和其他百姓的生活相比 , 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
王心刚始终如此 , 对于艺术创作一丝不苟 , 可在家庭中却保持着温和 。
1987年 , 他在拍完《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这部戏以后 , 觉得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再适合于演这种角色 , 于是便选择离开了荧幕 , 在故乡大连定居了下来 。
2006年 , 已经年长的王心刚再次得到了消息 , 八一电影厂正在筹拍一部名为《我的长征》的新片 , 厂里都希望王心刚能够出演影片中的一位老红军 。
从军人的视角里 , 王心刚再次感受到了熟悉的感觉 , 他觉得这就是命令 。
所以 , 他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在影片上映以后 , 人们都对于这个“老红军”的角色记忆犹新 , 不过不熟悉王心刚的人或许不知道 , 当年 , 他就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一位站在了巅峰的男人 。
王心刚也就是这种“要不就不干 , 要不就干好”的人 , 无论在什么年龄去参演电影 , 他都会拿出自己最为负责的一面 。
已经年过八旬的他对于晚年生活也显得十分适应 , 可他也始终都把自己当做普通人 , 即使在当副厂长的那段时间里 , 厂里给他安排的专车他也几乎不用 , 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便是自行车 , 同事们都习惯了王副厂长骑单车上下班的画面 。
面对不解 , 他也回答过:“我就愿意当一个普通的老头!”
2009年 , 王心刚获得了“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2012年 , 他获得“亚洲演艺名人”称号;2014年 , 他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
这些荣誉 , 也是国家和广大观众对于这位老艺人最好的肯定 。
对于稍有成就的国人来说 , 很多家庭都采用了“子承父业”的方式来教育子女 。
可王心刚却没有这样 , 或许是当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 , 正是他全力以赴照顾妻子的过程 , 所以他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显得比较“放松” , 他鼓励孩子们去做喜欢的事情 。
当年在照顾妻子的这段过程中 , 也是王心刚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 , 如果妻子犯病 , 那么家中就有三位“小朋友”需要照顾 , 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
而且 , 他的子女也显得非常低调 , 各种渠道上都找不到关于他孩子的具体信息 , 哪怕是简简单单的姓名 。
不过 , 通过网友们的搜寻 , 大家发现他的子女也各有成就 , 特别是儿女常年在美国做生意 , 靠着过人的胆识和深厚的知识积累 , 也在计算机行业中大有作为 , 攒下了过亿身价 。
王心刚这位“普通的小老头” , 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