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汉朝最能打的部队,媲美现代特种部队,它究竟有多豪横?一文了解( 二 )


司马统辖的兵数 , 约在千人左右 。 可见《尉缭子·制谈》:“令百人一卒 , 千人一司马 , 万人一将 。 ”《汉书》卷52《灌夫传》亦载:“请孟为校尉 , 夫以千人与父俱 。 ”孟康注曰:“官主千人 , 如候、司马也 。 ”但也有率领数千人的记载 , 见《后汉书》卷65《段传》:“乃分遣骑司马田晏将五千人 , 假司马夏育将二千人……”属于特殊事例 。
汉代每支“陷陈”部队的兵员有多少?有关的记载很繁杂 。 如果仅从都尉领兵的人数来看 , 大约有数千人 。 见《汉书》卷69《赵充国传》:
(义渠)安国以骑都尉将骑三千屯备羌 , 至浩亹 , 为虏所击 , 失亡车重兵器甚众 。
如果从“陷陈”部队作战的事例来看 , 人数最少者仅有百余人 , 如前引《汉书》卷69《赵充国传》载其与匈奴作战时突围事 。 多者为数千人例如《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载:“述乃悉散金帛 , 募敢死士五千余人 。 ”
《后汉书》卷211《《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 , 俱持强弩……”昆阳之战 ,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 , 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 (王)寻、邑陈乱” 。
值得注意的是 , 先秦古籍里记载的“死士”队伍有许多也是三千人 。 东汉后期的许多“陷陈”部队则为数百人到千人左右 。 例如《后汉书》卷74《袁绍传》载界桥之战时 , “绍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 , 强弩千张 , 以为前登” 。 《三国志》卷7《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载其部将高顺 , “所将七百余人 , 号为千人 , 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 , 每所攻击无不破者 , 号为陷陈营 。 ”《三国志》卷17《魏书·乐进传》记载 , 东汉兴平元年 , 曹操领兖州牧后 , 遣乐进回本郡募兵 , “得千余人 , 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
《三国志》卷18《魏书·典韦传》载曹操“拜韦都尉 , 引置左右 , 将亲兵数百人 , 常绕大帐 。 韦既壮武 , 其所将皆选卒 , 每战斗 , 常先登陷陈” 。 据此看来 , 汉代“陷陈”部队的人数多少不等 , 这要依据当时军队与战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
“陷陈”部队的战斗力较强 , 其装备的武器也很精良 。 秦汉兵器铭文内多到有制造官署、监作官吏与匠师的名称 , 通常是为了保证兵器的质量 , 以便事后追究责任 。 如《礼记·月令》所言:“物勒工名 , 以考其诚 , 功有不当 , 必究其情 。 ”郑玄注:“勒 , 刻也 。 刻工姓名于其器 , 以察其信 , 知其不功致 。 ”
从两汉其他弩机铭文的内容来看 , 它们大多是中央少府的尚方和考工室(东汉属太仆) , 或各郡的工官、铜官制造的 , 监作官吏是这些机构的令、丞、护工掾、史等等 。
像都尉这样的军官 , 本来是不管兵器制造事务的 。 但因国家草创 , 百废待举 , 或是受战乱的影响 , 官府手工业的生产活动脱离正规 , 未必能够保证供给 , 所以出现军队部门自己组织武器生产的情况是不足为奇的 。 如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出土的建武三十二年(56)弩机 , 铭文就有虎贲官治铜弩机百一十枚的记载 。
另外 , 部分兵器铭文中的官名 , 还有表示这些物品所属的官府或军队部门的意思 , 以示与其他机构或私人的兵器有别 。 见云梦秦简《秦律·工律》:“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 , 其不可刻久者 , 以丹若漆书之 。 ”在出借时必须登记武器的标记 , 再按照标记收回 。 “陷陈士”等精锐部队装备的武器通常较好 , 像前述吕布的“陷陈营” , “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 , 需要专门供给 。 由此看来 , 陷陈都尉、虎贲官、右将等武官监作的弩机 , 很可能是专为装备其所辖部队而制造的 。
汉代的“陷陈”部队还有一些其他名称 , 如“敢死” , “陷陈士”即敢死队 , 他们执行的作战任务有许多种 , 突击敌阵只是其中之一 。
除此之外 , 较为多见的是“先登” , 即在攻城中率先攀登 , 它和冲锋陷阵都是最危险艰苦的战斗 。 如《六韬》卷3《龙韬·厉军》所言:“攻城争先登 , 野战争先赴” 。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所讲的“攻城先登 , 陷阵却敌” 。 因此它们在当时的历史著作中往往并列称为“先登陷阵(陈)” 。
敢死队所从事的任务不只是攻城 , 还包括夺取浮桥 。 如《后汉书》卷17《岑彭传》载:“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 , 先登者上赏 。 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或悬索渡河 , 见《后汉书》卷65《段颎传》:“追讨(羌寇)南度河 , 使军吏田晏、夏育募先登 , 悬索相引 , 复战于罗亭 , 大破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