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科学家:人在“死亡”后仍能听到声音,临终告别需谨言慎行( 二 )


因为有很多心脏停止跳动但还是被抢救回来了的例子 。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心脏停止之后 , 很有可能人类进入的状态是“濒临死亡”的状态 。
心脏死亡和脑死亡那么这里也涉及到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 , 这个问题就是死亡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 医学界常常把心脏死亡作为机体死亡的判断标准 , 但是集体的死亡正常来说分为两种 。
一种是心脏死亡而另外一种是脑死亡 , 心脏死亡指的是心脏停止跳动 , 而脑死亡指的是大脑开始停止运作人的意识彻底消失 。
但是在上述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得知有些心脏停止跳动的人也是可以继续抢救回来的 , 但是脑死亡之后也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死亡了 。
死亡的定义一直都是一个极具争论的问题 。 医学界一直把心肺的死亡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 , 这是因为死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结果 。
从上述关于脑死亡的判别中可以看出 , 脑死亡并不意味着心脏停止工作 , 这是因为在某些车祸的案例当中我们也可以得知 , 脑死亡之后机体还能继续运转的例子也是有的 。
但是根据不断地观察 , 我们可以发现脑死亡的特点在于其不可逆性 , 心脏停止跳动并不能判断其机体是否已经死亡了 , 因为心脏骤停却被救活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
但是脑死亡是不可逆的 , 在美国科学家调查了一千多例脑电图持续平坦24小时的患者当中 , 没有一例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
并且已经脑死亡的患者只能称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 不管是道德主体还是社会学上的人的主体都将不复存在 , 他们不再拥有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调配的能力了 。
根据采访一些濒临死亡却又被救活的患者 , 我们发现很多人都可以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 , 并且自己还可以很清楚的听到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的哭喊 。
这是因为医生认定患者死亡的条件是心脏停止工作 , 但是在心脏骤停之后的濒死期 , 患者的大脑是很清楚地具有着意识 , 所以可以听到周围人的讲话声音 。
此后因为某种方式医生使病人的心脏恢复了跳动 , 于是才给患者带来了如同“灵魂出窍”的感觉 。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研究表明人体在心脏骤停的时候 , 虽然患者已经进入了无反应的死亡状态 ,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听觉的刺激之下 , 大部分的临终患者都可以对这些神经刺激做出反应 。
只有小部分临终的患者无法对刺激做出反应了 。 所以国外的一些临终关怀机构认为即使临终患者已经全无反应、处于“心死亡”状态了 ,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是没有意识的 。
所以在临终告别的时候 , 依然需要谨言慎行 , 因为这个时候病人还是可以听到别人交谈 。 所以关怀人员需要更加温柔地陪他们走过最后一段人生旅程 。
死亡学的研究关于人体死亡的研究 , 不只是生物学的专家在不断地研究着 , 一些哲学家也在长久地探索当中 , 这是因为出于对死亡的思索可以更好地让人们思考关于人生意义以及关于人的价值观的实现等等问题 。
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在变化着 。 从最开始 , 人类不理解死亡 , 到最后畏惧死亡 , 再到文艺复兴阶段人们批判死亡 。
这些其实都透露着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死亡其实是敬畏并且重视的 。 不管是古代的王宫贵胄还是九五之尊 , 都不能免俗地寻找可以长生不老的秘法 。
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科技要想要长生不老实际上也不过是天方夜谭 ,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 兴许以后会有一天我们可以做到破解基因的密码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愿望 。
也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逆转人体的衰老 , 延长人们存活的时间 。 社会的快速进步虽然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长生不老的“秘法” 。
但是现代的一整个医疗体系无疑将封建时期对于死亡的畏惧给击破 , 现代的人们面对死亡更加的从容 。 总而言之对于死亡持有深入研究而并不是决口不谈的心态恰好也是我们社会正在进步和发展的体现 。
随着历史的变化 , 对于死亡的研究无疑可以让我们更加时刻警醒的告诉自己 , 必须要完成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 。
并且之所以很多人对于死亡都有着“避讳”甚至是“压抑”等情绪 , 是由于很多人潜意识当中其实都具有着关于畏惧死亡的焦虑情绪 。
“死亡教育”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陌生的概念 。 所以从二十世纪开始就已经有人提出了临终关怀以及舒缓医疗等概念 , 提出了临终关怀这些服务也是旨在帮人们减轻在死亡即将到来时的恐惧情绪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