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你知道 飞往太空 人体从内到外的变化吗?


小行星|你知道 飞往太空 人体从内到外的变化吗?
文章图片
小行星|你知道 飞往太空 人体从内到外的变化吗?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NASA已经准备将一名女性送往火星了 。
这是一张单程机票 , 有去无回的任务 , 她将在火星度过漫长且孤独的日子 , 随时面临着任何的可能性 。
由此可见 , 将火星地球化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
如果未来人们可以在火星与地球之间来往 , 以眼下的飞行工具来说 , 往返需要三年的时间 。
所以 , 每一次的往返都是对宇航员的艰苦考验 。
但是 , 将人类送往太空的时间不过短短的六十年 , 总共飞入太空的人类也不过五百名 。
其中 , 在太空停留超过九十天的宇航员也才只有二十名而已 。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 , 人们可以在火星与地球间往返 , 那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长期在太空飞行对人类身体的影响 。
毕竟身体才是本钱嘛!
我们都知道太空的环境是极端的 , 比如说失重或者高辐射 。
不仅如此 ,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 还包括一些其他健康因素 , 都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
在对宇航员的新陈代谢、血管健康、胃肠道微生物组和认知能力的变化等进行观察后发现 , 一些不利影响在返回地球后都会得到解决 。
然而 , 只知道这些是不够的 , 我们还要了解得更深入 , 包括遗传学到身体质量的所有 。
可是遗传DNA这种东西该怎么去观察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美国一对双胞胎宇航员斯科特和马克-凯利 , 斯科特曾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了340天 , 马克则留在地球上待命 。
之后 , 两人同时接受了相同的医学观察 , 包括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 。
其结果从包括唾液、粪便、皮肤、尿液和血液的样本中获得 。
最终的分析发现 , 宇航员斯科特在太空飞行期间经历了800多个基因的表达变化 。
多数基因在飞行后可以恢复正常 , 一些基因并没有恢复 , 最终导致宇航员的遗传学和生理学发生了变化 。
结论是 , 空间辐射可能已经损坏了宇航员的DNA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时宇航员接种的流感疫苗 , 在太空飞行期间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与地球上一致的 。
也就是说 , 免疫系统功能在飞行过程中得以保持 , 疫苗仍然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工具 。
这个发现给了人们很大的期望 。
在人类染色体末端有一小段DNA , 医学名词叫做端粒 , 长久以来被视作人类的老化时钟 。 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 , 所以端粒就会越来越短 。
为什么要提到端粒呢?因为研究人员发现端粒在太空有被拉伸的迹象 。
当时看到这则消息我有被震惊 , 就想到也许在太空生活真的可以延长人的寿命 。
然而并没有事实依据证明这一点 , 端粒的拉伸可能就是由于宇航员在飞行中保持的运动和热量调节造成的假象 。
是呀!太空凭什么能延长寿命呢?大概也就能起到一个保鲜的作用吧 。
回归正题 , 宇航员在回到地球时端粒会迅速恢复正常 , 这可能是由于与着陆时的极端压力有关 。
太空飞行可能对学习和认知产生影响?
观察发现 , 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和准确性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
这个应该是真的 , 宇航员每天在太空飘着 , 除了吃睡根本没有多余的娱乐项目 , 那结果就是除了学习就只能工作而已 。
如果家里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 , 家庭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 可以考虑这个方向 。
对于宇航员常见的生理变化 , 比如骨密度迅速下降 , 肌肉质量下降 , 体重减轻 。
这是由于太空中的基因和激素调节产生的变化 。
除此外 , 由于微重力 , 血液和液体从下半身移动到上半身 , 称为头部液体转移 , 进而造成脸部浮肿和瘦腿的外观 。
这种液体转移可能导致眼睛的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压力增加 , 造成宇航员的视力问题 。
对于宇航员而言 , 最大的负面影响应该还是心理和饮食的问题 。
民以食为天 , 人不能不吃东西 , 但由于太空的特殊环境 , 所以宇航员吃的食物与地面不同 , 在太空中只能吃冻干或热稳定的预包装食品 。
如果长期不能正常饮食 , 就不能更好地摄入营养 , 身体就难免受到影响 。
与此同时 , 宇航员长期处于隔离和密闭的环境中 , 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
宇航员的这些心理和营养压力对肠道有益微生物的功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