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纠正滥建“文化地标”(来信综述)

近年来 , 多地因花费巨资建设“文化地标”建筑引发公众讨论 。 前不久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通报了多起违规建设“文化地标”项目 , 表示要举一反三 , 加强监管 , 完善制度 , 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干预、纠正 , 坚决杜绝滥建“文化地标”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
本报也收到多封读者来信 , 反映一些地方大修大建“文化地标”问题 , 并就如何制止滥建“文化地标”提出意见建议 。
一些“文化地标”破坏历史文脉、自然景观风貌 , 给当地带来沉重债务负担
近日 , 住建部发布有关问题的通报 , 指出这些项目违反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有关规定 , 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 , 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 。 住建部要求 , 当地住建部门要结合职责配合相关部门跟踪指导整改工作 , 各地也要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 , 切实在城乡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塑造特色风貌、展现时代精神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盲目上马未经充分论证、不切实际的景观项目 , 不仅未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 , 还给当地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
比如西北某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 2017年投入6200万元资金 , 在国道和入城口分别建设了两座高28米、宽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 , 以及一座大型雕塑和两个远离居住区的景观广场 , 每平方米造价高达3425元 。 2019年 , 住建部通报了这起“形象工程”的问题 , 指出国家级贫困县没有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民生改善 , 而是举债在城市出入口“造景”“造门” , 盲目立项、搞形象工程 。
“不尊重历史传承 , 不注重文化内涵 , 让‘文化地标’建设变了味 , 其实质是在破坏历史文化 , 损害城市风貌 。 ”四川省泸州市读者李小波认为 , 一些地方倾力打造“文化地标” , 一味追求“高大上” , 结果不仅浪费了财力和社会资源 , 还助长了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
西北某县级市在高速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中 , 刻意追求“鲤鱼跃龙门”的形象效果 , 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建设超大体量的假山跌瀑、人造水系及亮化工程 , 总投资1.9亿元 , 其中 , 无实用功能的假山造价高达每平方米2000元 。 这个与当地地理环境和城市整体风貌极不协调的“景观”自建成以来就饱受争议 。
“一些地方存在政绩观错位的现象 , 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缺乏充分调研和论证 , 未经民主决策程序 , 导致建筑物粗制滥造、缺乏公众认可的审美趣味和实用价值 。 ”西南政法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李修科表示 , 有些地方过分追求高大雄伟 , 把怪异当创新 , 在修建“文化地标”时没有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通盘考虑 , 不能很好地与当地历史文化和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 “这样的‘文化地标’即使建成了 , 公众也不会认可 。 ”
除了违规建设“文化地标”外 , 一些地方还存在拆掉真古迹、修建仿古建筑的乱象 。 对此 , 湖北读者程汉明深有感触:“我回老家探亲 , 发现过去熟悉的青石板巷道已被整齐划一的黑色花岗岩石板路取代 。 这里本来是一个风貌独特的传统古村落 , 没想到现在却变成了这样 。 整修旧巷道原本是件好事 , 但是不能这样简单地拆旧建新 , 现在搞得像城市的步行街 , 完全没有了传统村落的韵味 。 ”
综合考虑经济效应、社会效果 , 能改则改、应改尽改 ,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所以存在 , 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权力观扭曲 。 ”四川读者李小波表示 。
四川读者何勇海也认为 , 脱离实际、忽视民生需要滥建“文化地标” , 劳民伤财 , 难免引起老百姓反感 。
“滥建‘文化地标’的行为凸显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缺乏法治意识 , 不能落实民主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 , 不尊重专家意见和群众呼声 , 在政绩冲动下追求短期成效等问题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闫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