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消费零售巅峰对话:谈线上线下融合、谈数字化转型、谈未来规划( 二 )


这样的情况下 , 万宁有个三年计划和3+1模式 。
第一个是修缮零售基础 。 零售最重要的本质是商品、服务 。 刚才侯总说要把商品做到极致 , 潘总说要做有温度的零售 , 这就是商品、服务 。 零售人对这两点都是非常一致的认知 。 我们从顾客角度出发 , 清晰认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 用什么样的商品 , 才能为他们做好服务?我们提升进口商品的比重 , 加大在健康商品的比重 , 强化在信任感方面的投入 , 还有线下如何提升顾客体验 。
第二个是新业务的构建 。 这里面牵涉到人、货、场 。 但是我们做的节奏是从场、货、人 。
场 , 是根据顾客已经变的全域了 , 万宁要做的是布局 。 2018年的开始是在天猫 , 然后在京东 , 然后又是在考拉海购布局 。 2019年我们在所有到家平台布局 , 2020年我们又在小程序、云店上面有了布局 。 我们希望今天顾客任何场景 , 需要买到健康、美容、个护商品的时候 , 万宁就在那里能为顾客提供服务 。
货 , 除了商品基本信息 , 更强调大量内容生成 。 今天顾客喜欢刷抖音、看小红书 , 这些内容平台我们加大了生成机制 。
人 , 我把人放在最后讲 , 是突出我们要把顾客人群细分的更好 。 人 , 既有门店社群的细分 , 也可以基于兴趣社群的细分 。 我们要把人的标签 , 重新做了梳理和整合 。 除了消费数据 , 同时也把行为数据做个判断 。 有助于我们员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 , 都能够给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
但是3+1里面最重要一点是文化 。 文化是一个精髓 , 是怎么样引导员工适应新的变化 , 然后不断的创新 。
看市场竞争转型
张天兵:我一直有个疑问 , 电器一年买一次 , 3C品频率高一点 。 京东五星线下一城一店 , 人来了之后 , 这些流量就用一次 , 怎么能多用一点?
潘一清:现在一城一店开出来之后 , 大概3C品也占到我们整个销量40% 。 现在年轻人玩手机、电脑 , 有的一年购买一次 , 一年购买两次都很正常 。 我们现在所有门店 , 都成了当地年轻人科技交流的场所 。 相对来讲 , 门店流量的连续性、粘性还是比较强的 。 另外 , 我们来客流量和京东是分享的 。 京东线上的流量会通过产品传递到门店 。 让一些中高端用户到门店来 。 我们也承担为京东拉新的任务 , 我们一个门店一年拉新10万人 , 当然难度很大 。
张天兵:盒马背靠着阿里 , 五星背靠着京东 , 万宁这个品牌怎么能单打独斗?
严海芸:其实没有单打独斗 。 相比阿里、京东 , 万宁肯定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 我们还是比较小而美 , 做着年均十几亿的生意 。 从流量获取来看 , 阿里和京东其实都是不断在迭代 , 在有新的产品出来 , 能够创造出很多新的产品 。 我们也在不断尝试 , 与天猫 , 与有赞直播 。 最近我看到一些技术服务商做了很多用户行为方面的创新卖点 , 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线索 , 能让我们做更多精准营销 。 也就是说 , 现在单打独斗的年代真的是已经过去了 , 现在零售商是要想怎么嫁接互联网的第三方流量和营销资源 , 能够和这些平台一起合作共赢 。
不过 , 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 因为只有我们对品牌、对商品最了解 。 以及线下面对顾客的沟通 , 我们零售业能够洞察到很多数据 , 这些不是顾客主动告诉你的资源 , 就像刚才我说我们不断开发员工与顾客的交互与服务能力 。
11月19日 , 我在我们这个大会的展馆参观 , 碰到万宁服务商和我说 , 大数据显示 , 现在一个用户要在万宁购买七次 , 才能成为我们重视的顾客 。 我说我们以前年代只需要三次 , 现在都已经七次了?这说明今天购物渠道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 你要让人对你养成一个重度顾客真的很难 。
我们怎么获取新客流量?与其把时间用在用户忠诚度计划 , 一次转两次 , 两次转三次 , 怎么转到七次?不如把时间精力用在会员价值体现 , 以及自有品牌做到极致 。 自有品牌让用户在别的渠道买不到 , 只有万宁才有 。 还有更重要一点 , 让我们的员工——服务专家 , 能够成为顾客私人顾问 , 这点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