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疫情下的金融应对:保持流动性,重振多边主义( 二 )


比利时前首相范龙佩同样认为 , 虽然全球化的顶峰已经过去 , 但全球化不会开倒车 。 范龙佩指出 , 从当下持续的危机中应该吸取的最根本的教训是 , 必须挽救和重振多边主义 。 无论如何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全球合作 , 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日本瑞穗研究所主席中尾武彦 , 他认为 , 尽管社会分化等问题导致了全球化和多边机制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 但全球化不应该倒退 , 必须要维护多边机构的发展 , 包括20集团、联合国、国际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 。
高燕表示 , 开放是国家进步的前提 , 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 更加需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行业发展状态 , 要推动各国加强金融政策协调和规则标准联通 , 携手推进合作 ,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 推动国际金融领域治理能力提升 , 为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

疫情|疫情下的金融应对:保持流动性,重振多边主义
文章图片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
11月15日 , 国家商务部部长钟山代表中国政府与东盟十国及日、韩、澳、新西兰的贸易部长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功启航 。 RCEP现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 。
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在现场通过视频向签署RCEP的15个成员国表示祝贺 。 金墉表示 , 世界银行等多边机制重要性未来不会动摇 , 目前双边多边机制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 无法满足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 , 公共和私营部门必须寻求新的合作途径 。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执行秘书阿尔米达则建议 , 利用区域合作达成有韧性的复苏 , 以及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中欧可在气候方面加强合作
央企支撑不足是大湾区金融短板
IFF主席、第十二届中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表示 , 中国要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任务非常艰巨 , 希望中欧可以在气候方面加强合作 。
韩国前总理、联合国大会前主席韩升洙则称赞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目前最重要、最伟大的气侯承诺” 。 韩升洙认为 , 中国具备充分的技术能力、金融实力和政治意愿实现这一目标 。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也提到了这一点 , 他认为 , 中国要实现这些目标 , 必须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 经济结构进行重大改革 , 并且始终保持政策连续性 。 “未来几年 , 中国将面临三大相互关联的机遇和一大风险 。 第一个机遇是继续发展经济 , 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 , 帮助数百万人进入中产阶级 , 提高生活质量;第二个机遇是使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和更广泛的经济增长 , 成为真正的‘绿色复苏’ , 从而创造低碳发展的未来;三是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大国担当和全球领导力 , 带领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从疫情中恢复 。 ”陆克文说 。
世界金融保险之父、C.V.史带投资集团董事长莫里斯·格林伯格预测 , 中国在近10年内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在他看来 , 中国在许多的领域已不再需要优惠型贸易和投资待遇 , 推进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更有益于中国 。

疫情|疫情下的金融应对:保持流动性,重振多边主义
文章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圆桌会议现场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圆桌会议上 , 多位嘉宾还就大湾区金融合作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研讨 。 国新国际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余利明表示 , 大湾区金融业在内地一直表现亮眼 , 人均GDP、城市化率远超过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 年人口增量也表现不俗 。 但从支撑金融业的发展引擎来看 , 大湾区的短板在于央企资源支撑不足 , 在“十四五”规划强调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时代背景之下 , 该短板就显得特别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