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天下周刊CEO自恋源流:“人人都爱“的董明珠和”下周回国”的贾跃亭( 二 )


这一份声明 , 把当时的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和珠海国资委的矛盾摆到了明面上 , 格力电器不会乖乖就范于国资委的经营安排 , 这是当年就划下的底线 。
最后 , 朱江洪赢了 , 国资委撤换了格力集团的董事长 , 这才两下罢兵 。 儿子养大了不由娘 , 尤其是2004年格力集团曝出5名高管的腐败丑闻后 , 国资委对格力电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 2006年开始 , 格力电器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股权激励 , 进一步稀释大股东格力集团的股份 。
从那以后 , 珠海市国资委一直就没能插手过格力的具体经营 。 2012年朱江洪卸任董事长时 , 又成功顶住了国资委的压力 , 将格力电器交棒给董明珠 。
从那一刻起 , 董明珠大概比谁都希望向世人展示:这是我们的格力 。
财经天下周刊CEO自恋源流:“人人都爱“的董明珠和”下周回国”的贾跃亭
本文插图
2018年 , 董明珠在对话“最强大脑”蒋昌建的时候如此解释自己的“自恋”:“我是一个不希望跟别人争利益的人 , 但我在这个岗位上必须去争 , 这不是我个人的利益 , 而是集体的利益 , 这是我的责任 。 ”
财经天下周刊CEO自恋源流:“人人都爱“的董明珠和”下周回国”的贾跃亭
本文插图
“自恋”走向岔路董小姐的初心似乎不错 。 但上述论文认为 , 在她接手格力电器后 , 自恋和自负却逐渐偏离了“守护利益”的本意 , 开始走向岔路 。
格力电器股权结构分散 。 在高瓴入股前 , 格力集团是第一大股东 , 占股18.22% , 以经销商为主体的京海担保占股8.2% , 其余股东大部分为财务投资人 。
格力电器常年不买大股东的账 , 这使得董明珠实际上在公司里拥有一言九鼎的话语权 。
论文认为 , 董明珠在2012年以后经营上的种种行为都透着她的自恋 。 例如强调“领导集权” , 定向增发收购珠海银隆时 , 大批中小股东反对 , 认为董明珠“乱投资”侵害股东利益 。 董小姐在股东大会上直接怼到场的中小股东:“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 , 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格力做手机也被认为是不明智之举 。 自从2013年底和雷军公开打赌10个亿以后 , 董明珠显然“战略上藐视雷军 , 战术上重视小米” , 并积极筹划进入小米的同一赛道:智能手机 。
在手机和银隆都宣告失败后 , 论文认为董明珠依然固执己见 , 不愿承认决策失误 , 表现出极度自恋的人格 , 例如她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我从来没有失过手 , 我从不认错 , 我永远都是对的 。 “
这样的“自恋”甚至影响到了格力电器的家电核心业务 。 董明珠上台后 , 提出了“每年增长200亿”的口号 , 在头三年的确这个目标都实现了 。 但作者通过详尽的财务分析指出:格力电器通过向经销商压货的方式勉强完成了董明珠的“200亿”承诺 , 透支了日后的业绩 , 这使得格力在2015、2016两年遭遇销售滑铁卢 。
董明珠上任后 , 格力看似完成了2018年销售额2000亿的目标 , 但在与“友商”美的集团的比较中 , 格力的业绩表现波动起伏很大 。 论文作者认为董明珠的自恋 , 让格力错失多元化良机 , 经营上偏重于冒险决策 , 固执己见 , 影响了格力进一步发展 。
从“自恋指数”出发 , 结合董氏个人风格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 以案例和财务分析作为论据 , 论文逻辑堪称严密 。 这篇文章能够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文献平台选登 , 证明其的确有可取之处 。
不过在引发热议后 , 上述两大国内论文平台迅速删除了这篇文献 。 11月19日 , 中国知网上就已经无法查到这篇文章 , 而万方数据依然可以通过“付费30元”的方式下载该文 。 11月21日 , 万方也对该文“下架”处理 。
财经天下周刊CEO自恋源流:“人人都爱“的董明珠和”下周回国”的贾跃亭
本文插图
CEO自恋成管理学常见课题事实上 , 研究CEO或公司领导的自恋 , 是管理学里面常见的课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