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觉得哪些知识不知道是文科生的遗憾( 二 )
在科学家看来:有关的东西更多,比如球的受力、速度和方向,距离球门的距离,甚至草皮的摩擦力、球迷吼声的分贝数等等。
不过,只要把这些因素事无巨细地考虑到方程里计算,完全可以精确预测三秒后球的状态。但无论是谁,大家都公认的是,球进与不进,至少和一件事情是绝对无关的:
你家的电视。
无论你用什么品牌的电视,无论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高低、质量好坏,无论你看球时是在喝啤酒还是啃炸鸡,当然更无论你看不看电视直播——该进的球还是会进,该不进就是不进,哪怕你气得把电视机砸了都没用。
你是不是觉得,上面说的全都是废话?那么,仔细听好:
双缝干涉的第三次实验证明了,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球进还是不进,直接取决于在射门的一瞬间,你看还是不看电视!
看还是不看,这是一个问题!
光子从发射器射向双缝,就好比足球射向球门;用摄像头观测光子是否进缝、怎么个进法,就好比用电视机看进球。
第三次实验与第二次的唯一区别,就是实验3开了摄像头观察光子(看电视),实验2没放摄像头(不看电视)——两次实验的结局竟截然不同。
这,就是观察者的魔咒。
难道说,不看光子它就是波,看一眼,它就瞬间变成粒子?
难道说,「光子是什么」这一客观事实,是由我们的观察(放不放摄像头)决定的?
难道说,对事物的观察方式,能够改变事物本身?
三观崩塌在所有人懵逼的时候,还是有极少数聪明人,勇敢地提出了新的理论:光子,其实是一种智能极高的外星AI机器人。
之所以观察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同,是因为光子在你做实验之前就悄悄侦查过了,如果发现有摄像头,它就变成粒子形态;如果发现是屏幕,就变成波的形态。
这个理论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
难道机器人阿童木真的存在?(「阿童木」是日语「アトム」的发音直译,词语源自英语「Atom」,意即「原子」)
这种扯淡理论居然没被口水喷死,还要做实验去验证它,可见科学家们已经集体懵逼到了什么地步。
第四次实验:
事先,只有屏幕没有摄像头;
我们算好光子穿过缝的时机,等它穿过之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上摄像头。(等效于1978年惠勒延迟选择实验)
结果是啥?
无论加摄像头的速度有多快,只要最终加上了摄像头,屏幕上一定是两道杠;反过来,如果一开始有摄像头,哪怕在最后一刻秒秒钟撤掉,屏幕上一定是斑马线。
回到看球赛的那个例子,就好比:我先闭上眼睛不看电视,等球员完成射门、球飞出去3秒钟后,我突然睁开眼睛,球一定不进,百试百灵。
在你冲出门去买足彩之前,我先悄悄提醒你:这种魔咒般的黑科技,目前只能对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起作用。要用意念控制足球这样的大家伙,量子还做不到啊!
请注意,加不加摄像头,是在光子已经穿过双缝之后再决定的。不管光子在穿缝的时候变成什么形态,过了缝应该就定型了。
既然光子的状态在加摄像头之前就定型了,为什么实验结果还是能在最后一刻发生变化?
难道说,在之后做出的人为选择(未来),能够改变之前已经发生的事实(历史)?
而且,加摄像头的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40纳秒)。就算光子真的是个狡猾的微型变形金刚,当它变成波的形态穿过双缝,在最后一刻却发现面前是一个摄像头时,它也来不及再次变身了吧?
「主观决定客观」「未来改变历史」「外星人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光子」……
好端端一个实验弄得谣言四起,物理学家们纷纷感到几百年来苦心经营的科学体系正在崩塌。
与之一起崩塌的,还有全人类的三观。
量子魔法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为了一只猫的死活,100年前的天才哲学家,学历最高的足球运动员,撩妹无数的量子力学教授……他们都在纠结个啥?
另一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纠结,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另一些人的故事。
学历最高运动员1908年夏天。
丹麦,哥本哈根。
一名足球运动员正在思考自己的前程。
23岁,是时候做个决定了。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已经成为国奥队的中场核心。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哈那德·玻尔率丹麦队17:1血洗法国队,斩获银牌创造「丹麦童话」,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球星。
而我,作为丹麦最强俱乐部——哥本哈根AB队的主力门将,居然从未入选国家队,这简直是一种耻辱。
国家队大名单里怎能没有我?
教练说我什么都好,唯一的弱点是喜欢思考人生。
上次和德国米特韦达队踢友谊赛,对手竟敢趁我在门框上写数学公式的时候,用一脚远射偷袭,打断我的思路!最后一刻不还是被我的闪电扑救解围,要是后卫早点上去堵枪眼,那场球踢完就可以交作业了。
是成为世界最伟大的门将,还是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这是一个问题,我需要纠结一下。
第一章里我们讲到,100多年前,为了搞清光子究竟是波还是粒子,科学家们被一个貌似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弄到集体「精分」。
这个实验明白无误地说明,光子既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
至于它到底是什么,取决于你的观测姿势。
装摄像头观测光子的位置,它就变成粒子;不装摄像头,它就是波!
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无论用什么样的姿势看电视直播,都不可能影响球赛结果,可是在微观世界中,这个天经地义的常识好像并不成立,这就是那么多高智商理工男懵逼的原因。
但是在玻尔看来,将宏观世界的经验常识套用到微观世界的科学研究上,纯属自寻烦恼。
通过常识,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光滑小球的物理属性;但是凭什么断定,组成这个小球的万亿亿亿个原子,也一定有着和小球完全相同的属性?
凭什么在微观世界中,原子、电子、光子,一定要遵循和宏观世界同样的物理法则?
一般人纠结的问题无非是:量子世界的物理法则为什么这么奇怪啊……
只有天才,能够直截了当问出关键问题:这些法则是什么?
严格来说,量子理论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创立的。但是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量子力学代言人」的话,我觉得非玻尔莫属,因为当别人纠结的时候,他第一个想通了。
通过前面那些烧脑的实验,玻尔总结了量子世界的三大基本原则:
态叠加原理在量子世界,一切事物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叠加态),各种可能性并存。比如,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个光子可以同时处在左缝和右缝。这种人类无法想象的叠加态,才是最普通不过的本质形态;而在我们看来「正常」的非黑即白,才是一种特例。
测不准原理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二更。。。。
已入生物坑(被调剂)。。。。
略惨。。。谢谢大家的赞
文科的男生最遗憾的可能是不知道那个羞羞的东西还有一个美妙的学名
叫手握法(doge)
补图
不过,调侃归调侃,选修三的生物技术的确很开眼界,除去应付考试而言,了解生物最前沿科技增长知识面啥的也是不错的,毕竟学了以后可以跟人家装逼说老子知道怎么让公猪射精(手动滑稽)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说
女生问男生:“我是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生?”
男生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得看过世界上所有女生才可以回答啊。”
大多数鸡汤文的推论是:”理科男生情商低“、”不能过度使用逻辑“。。。
事实上,如果女生的逻辑推理学习得足够好的话,
就知道男生能回答出这样的答案,
说明目前为止他见到的所有女生里,她是最漂亮的。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还想怎样啊。
此外,还有网络上常见的对程序员的吹捧“据我的观察,学计算机的对女朋友都特别好。”
合格的程序员一眼就能够看出:当p为假时,p蕴含q永真。
作为理科生,逻辑推理
是在离散数学
课程中学习的……
(根据评论区来看,文科生也会学到相关知识,啊,无意冒犯=。=……)
此外还有概率论问题。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概率问题,我们时常凭直觉推算概率,但这些直觉往往都是错的。
常见的有赌徒谬误
问题,简单地说在赌博中连续输了十几次,直观地会感觉我接下来就该要赢了。所以如果掷硬币赌输赢,在连续两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情况下,第三盘如果信誓旦旦地押反面并强调“事不过三,总该轮到我赢了”
,那就有点遗憾了。期望假象
也是一类常见的现象。许多游戏中都有抽卡活动,中奖率为2%的话,直观上抽50次就能够在“数学期望”上完成中奖。但根据概率论可知,抽50次中奖的概率是
,通常有36%
的用户无法完成数学期望,这也是游戏频道中时常看到玩家在骂游戏策划黑心的原因。
而你之所以感觉看到的都是骂策划的玩家,是因为获利的玩家都不说话。
因此你看到的总是那36%的背运玩家,加上另一部分吃瓜群众。
这又涉及到幸存者偏差
,也属于此前提到常见的逻辑谬误的一种。
这些容易令人产生错觉的概率论问题,仔细思考和学习一下,挺有意思的。
=========
谢谢大家的点赞。
我喜欢记录、积累、归纳、总结一些有趣的知识和内容。
欢迎关注我@孤单彼岸,微信公众号:孤单彼岸,谢谢~
=========
发现这几天突然好像被点赞好多,我可以趁机求多多关注嘛!关注我不会令你失望的~
下面是我的一些回答,若感兴趣可以阅读:
孤单彼岸: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父母老了?
孤单彼岸:你知道哪些暴利的灰色产业?
孤单彼岸:有哪些看似与学习无关,却关系很大的能力与前提?
孤单彼岸: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党应该如何努力?
孤单彼岸:道理都明白,为什么很难做到?
孤单彼岸:如何看待一些大学教材错误百出的现象?
孤单彼岸:有多个目标想要实现时,要如何管理时间?
■我的助理是个文科生,在我身边近朱者赤,对理科知识充满好奇。
今天她在写段子的时候用“麦克斯韦方程组”造了个梗。起因是她以前听我说起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是世界上最美的方程之一。我十分惊喜,对她的悟性啧啧称奇,并决定顺手考考她究竟对麦克斯韦方程组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遗憾得我快哭了……
以及下面这俩,也全都是同一个人……
怎么模仿古文翻译腔?你都见过什么样的理科盲?
■比如一些违背自觉的事情:
1.木制结构的房屋比钢结构更耐火
乍一看好扯:木材本身作为可燃物,怎么会比钢铁更耐火呢
作为一个理科生,在没有接触到建筑材料之前,我也会这样想,但是自从在课上接触了木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我也是深深的感叹世界的神奇。
一般来说,不燃结构的一般建筑物火灾温度大约在900℃
而高层建筑物火灾的温度可达1300℃。
这样的高温对于一般钢铁来讲,是完全承受不住的。
在下面图像可以看到,当温度达到600-800度时,钢铁的强度会经历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直观感受就是钢铁变软了!
具有承重功能的钢铁结构(梁,柱,桁架等)一旦变软,就会造成建筑结构的塌方。在建筑物里面的人如果没有及时逃离,可能不是被火灾烧死,而是会由于建筑结构倒塌而被活埋。
- 有哪些高中生才懂的梗
- 总觉得人们过于强调高三,在高三这一年,外界施加的压力突然特别多,这是一件正常的事吗?
- 北京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 电视剧《偷心画师》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哪些动画和漫画内含大量知识
-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学习网站
- 为啥越深入的学习法律,越觉得法律的漏洞越多
- 在北京装修,你有哪些心得和建议仅限北京地区客户回答。
- 有哪些才艺可以在短期内学会,且易于展示
- 每天花费八小时或以上,在 15 - 20 天内能学会或完成的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