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悲观预测:美国经济将出现萎缩!( 二 )


抗疫医药方面 , 对于上月才成为美国监管方首个批准新冠肺炎用药的瑞德西韦 , 世卫组织建议医生不要用它治疗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 世卫组织的专家小组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评论称 , 瑞德西韦对死亡率或患者的临床改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关于新冠疫苗传来多个重磅消息 。
辉瑞:已申请新冠肺炎疫苗紧急使用授权 , 预计12月中旬前获批
据路透社报道 , 辉瑞公司周五表示 , 已向美国食药监局(FDA)申请新冠肺炎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 。 辉瑞和其德国合作伙伴BioNTech预计FDA将在12月中旬前批准该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 。
不过据CNBC报道称 , 如果该疫苗获批 , 接种人群可能会受到限制 , 预计将分几个阶段推出 , 医护人员、老年人和有潜在健康状况的人将首先接种疫苗 。
11月18日 , 辉瑞宣布 , 其和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共同研发的疫苗 , 在临床试验的最终数据分析中有效率达到95% 。 辉瑞当时表示 , 疫苗已经满足申请紧急使用授权的要求 。
辉瑞此前表示 , 预计今年将生产多达5000万剂疫苗 , 足以保护2500万人 , 然后在2021年生产多达13亿剂疫苗 。
摩根大通悲观预测:美国经济将出现萎缩!
文章图片
资料图 , 图文无关(来源:摄图网)
本周早些时候 , 另一制药巨头Moderna宣布其研制的新冠疫苗三期试验疫苗有效性为94.5% 。 疫苗在冰箱温度下可维持稳定30天 , 且不需要现场稀释 , 新冠疫苗总体上是安全的 , 耐受性良好 , 副作用包括疲劳、肌肉和关节疼痛和头痛 。 Moderna公司已经准备好了数百万剂的新冠疫苗 , 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向美国申请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权 , 等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 。
Moderna预计 , 到今年年底 , 将准备向美国运送约2000万剂疫苗 。 Moderna同时表示 , 有望在2021年全球制造5亿至10亿剂药物 , 该公司已经在北美、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达成了供应协议 。 两家企业共计将在明年提供23亿剂疫苗 , 或可供11.5亿人使用 。
不过这两大疫苗都需要严苛的冷链运输环境 。 辉瑞的疫苗必须在-70℃以下的温度进行运输和储存 , 在标准冷藏温度下 , 它最多仅能存储5天 。
而Moderna研制的mRNA疫苗比辉瑞mRNA疫苗更易储存 , 可在2.22℃—7.78℃温度下稳定存放长达30天 , 而在-20℃环境下最多可以存储6个月 。
阿斯利康:疫苗对老年人免疫反应强烈
当地时间11月19日 , 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中期实验数据在《柳叶刀》上发表 , 数据显示 , 疫苗在7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
这份二期临床实验包含560名健康成年 , 其中240位时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 疫苗在56岁以上的人群和18至55岁之间的人群中均产生了免疫反应 , 并且是安全的 , 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 。
老年群体是卫生事件的高危人群 , 且通常而言 , 疫苗对他们的免疫效果会较差 。 此次结果则表示这款疫苗不仅在老年群体中耐受良好 , 还能带来与年轻群体类似的免疫反应 。
数据显示 , 该疫苗的受试者在接种14天内产生了T细胞反应 , 并在接种加强针后的28天内产生了抗体反应 , 这意味着该疫苗有望为受种者提供长期免疫力 。
不过 , 该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并未评估有效率 , 相关数据将在三期临床试验中确认 , 研究人员预计圣诞节前将公布最终三期临床试验数据 。
在9月份 , 因一名受试者出现“可能无法解释的疾病” , 阿斯利康一度暂停全球临床试验 。
陈薇院士与康希诺生物研发的新冠疫苗 , 可在2至8度长期稳定
在国内 , 陈薇院士与康希诺生物研发的新冠疫苗也有新消息 , 该疫苗可在2至8度长期稳定 , 这将极大缓解人们对于疫苗冷链储存、运输环境的焦虑 。
据澎湃新闻11月20日报道 , 在当天的2020启明创投第十二届CEO云端峰会周第三天的医疗健康论坛的对话CEO环节上 , 康希诺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宇学峰谈及新冠疫苗储存温度时表示:“我们的疫苗是2至8摄氏度可以长期稳定 , 这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 ”
这款疫苗 , 正是康希诺生物是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研发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 , 该疫苗目前在俄罗斯、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多国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
11月7日 , 康希诺生物发布消息称 , 双方合作的疫苗国际Ⅲ期临床试验在墨西哥取得初步进展 , 第一组受试者全部入组并接种疫苗 。
据悉 , 该疫苗在全球率先开展临床研究分别于2020年3月16日、4月12日在武汉启动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 , 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 。 临床试验结果初步证明该疫苗安全 , 单针接种可引起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内的显著免疫反应 。 两次临床试验数据分别于5月22日、7月20日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 。 8月11日 , 该疫苗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