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人在北京生活是一种咋样的体验( 三 )
“瞒着总不是个事儿,告诉了又怕老爷子受不了,为难啊。”
“可不是嘛。之前老爷子说河东不去看望,骂他白眼狼。不过最近老爷子反倒消停下来,可能隐隐猜到了吧。”
看着河东媳妇这样,我不想继续开出租车了。
拉一天的活儿,回到家全身乏累,胡乱吃饱只想倒头就睡,遛个弯也懒得去。23年过去,钱没落下多少,腰椎间盘却越来越突出。
现在钱不好挣,我十年前挣四五千,现在还是这个水平。那时候过得还算舒坦,现在购买力下降得厉害,四五千的月收入,日子很紧巴。这相当于收入缩水。
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各种网约车的夹击,也不得不去打车软件里揽活儿。想维持在原来的收入水平,需要更加卖力。
还有就是,我每个月得给公司在六七千元份子钱,负担车子的保养费、油费。每天一睁眼,就欠着几百元钱。
这赚钱的天花板,是时间。按北京的路况,平均上座率,大多数出租车收入差别不大的。想多挣钱,就得多耗时间。
为了多拉活儿,没法按点吃饭,很难有规律地下车活动。怕憋尿,不敢多喝水,身体容易缺水。
像二柱那种年轻点的、身体好些司机,嫌双班不自由,会转成单班,自己跑一整天,挣得多一些。
年轻时我也这么拼,那时候跑步快如风,嗖嗖的,跑个几千米都很轻松。腰椎有问题以后,严重时只能碎步前行。
这几年,我通过按摩治疗和积极锻炼,现在能连续走动两个小时,虽然用腰力的活儿仍旧不行,但能恢复成这样我已经挺满意了。
干这行,很多人身体都有毛病,有的是看得出来的,像我这种;有的则是看不出来的,胃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前列腺炎、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我们的常见病。
我那朋友浩民,今年48岁,开出租车有17个年头了。7年前,他经历过一场生死劫难。
那段时间,他频繁感觉头痛眩晕,没法正常工作。迫不得已去了趟医院,医生说他脑部长着个肿瘤,需要马上开颅手术,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即使做手术,也只有60%的成功率。
一家人仿佛置身于风雨飘摇的小舟,随时可能倾覆。最终浩民的父亲决定,马上做手术,他掏空家里十几年的积蓄,备齐手术费。
手术很成功,浩民也没有落下后遗症。他后来回想,这个病可能和司机生涯有一定关系。
浩民暂时没法工作,家里没了来钱的营生,他媳妇想到了卖早点这个法子。虽然辛苦,但总会有人来吃,进城的上班族,或者我们这样的出租车司机。
“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不能坐吃山空吧。孩子上学要钱,浩民恢复身体吃药也要花费呀。”
浩民媳妇真能干,从没见她有过怨言,大部分活儿也都是她担着。浩民父母奔古稀了,心疼儿媳妇,凌晨也过去帮忙。
养病期间,浩民想着,打死也不要继续开出租车。折腾了两年多,做过窗帘生意,也开过小吃店,结果还是回去开出租车了。
浩民经常跟朋友说:“我一个月就挣4500元,超过4500元,那就是拿命换钱。我有个事儿干就得了,细水长流吧。”
经历生死考验之后,浩民说话总是透着一种豁达和知足。
和浩民一样,我前段时间也改过行,但平谷这个地方,确实没什么产业,也只好回到原来的路上。
不过,现在我坚持准点下班,不贪。周末有时间就叫上浩民,去平谷山区徒步、爬山。
同行朋友听说了,陆续有二三十人加入。身体好些的人走在前面,我就在后面慢慢跟着。
我们都意识到,积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才能健康生活。
有一天早上,我坐车去接班,突然想起有段时间没看到二柱了。
看到二柱同村的昆宝也在车上,我就问他:“昆宝,这段时间咋没看见二柱啦?”
“他自己开一辆车,就不用坐这车了。说起来,我也有10多天没见着他人了。”昆宝说。
我在微信上问二柱:“二柱,哪儿发财呢?”
直到晚上回家,我才收到二柱的回复:“三哥,咱能发啥财呢,接了个白天包车的活儿。看着人挺有钱的,还挺抠,一分也不多给,就按谈好的价格来,人家外国还有小费呢?”
“二柱,差不多得了,别不知足。包车的活儿省心,比哥整天在大马路上扫客户强。你这晚上住哪儿啊?”
“现在天不冷也不热,晚上就在车内凑合睡了,咱平谷太远,不值得来回折腾。不困的时候还可以拉几波,闲着也是闲着。”
“也是,悠着点,晚上睡足觉啊。”
“没事!咱这黑塔似的身板,扛造!”
二十多天后,包车的活儿结束,二柱回来了。
媳妇小芬见他满脸疲惫,让他进屋在床上躺着歇会儿,转身去做饭。
小芬做完饭,冲里屋喊了声:“二柱,饭做好了,先吃点再睡。”
见没有动静,小芬走进里屋,推了推趴在床上的二柱,他一动不动。
小芬以为他和她闹着玩呢,笑着骂他:“你这个赖样!赶紧起来!”
二柱还是没有动弹,小芬生气了,过去揪他耳朵:“我让你装。”二柱还没有反应。
小芬感觉不对劲,把手伸到二柱鼻下,发现他已经没了鼻息。
二柱没有醒过来。后来小芬在二柱的背包,发现15000元钱。
*本文由吴新河口述,人名均为化名
作者何泃,现为销售人员
编辑|莫文祖
本期故事推荐:【移民二十年,我靠北京拆迁款买了套房】,一个是精致的上海女人,一个是邋里邋遢的北京老炮儿,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居然在异国他乡联结在了一起。真实故事计划(ID:zhenshigushi1)微信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倒爷】自提取文章。
■其实是两个城市。
我大学之前北京的外来人口还不占据多数。大学之后是另一个世界了。北漂の异国の都
先说第一阶段:
小学的时候北京很小,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差不多,撑死说有亲戚在国外或者国家配车配保姆。要不然就都差不多。少数民族太多,没什么概念了都。放学路上会瞎玩,然后吃晚饭写作业。周三下午没课。时不时少年宫各种活动,尤其是强制看电影,但也很爽,有一次强制全校看抗美援朝的电影。我们在路上排队去少年宫看。一路各种玩聊。
四季分明,夏天毛毛特别多,柳絮。满天白棉花。除了学校给我的假压力外,比如背课文,检查作业什么的没什么压力。被家长强制学习乐器,不过不是太烦。鼓号队也没进去。强制学习了国际象棋,意大利开局,新西兰开局,四部杀,小学象棋の真章。
院子里同龄孩子特别特别多,都分拨玩,35成群。有时候突然想起来玩一个比如打水枪什么的就一起玩。非常刺激比现在打ar15还好玩。
冬天喜欢自己做弓箭,专门射白菜,有风险,不能让别人看到,要不然必死。但我就喜欢这种刺激的感觉。我们在冬天会堆积白菜一堵墙这种体量,南方人必须想象不能。
有大哥哥带我去公园逮蜻蜓,和蛐蛐,油葫芦?老子儿?有一种红脑袋的等同于橙色装备,但我忘了叫什么了。
上初中之后就更有意思,除了学校傻逼,老师老给虚假的压力外,课余生活很有意思,那会爸爸离开了单位下海了。然后时不时带来一些惊喜。比如会给我买巨量的变形金刚,是巨量不是1-5个。和同学一起打游戏,去游戏机厅。森林保卫者,三国志2,西游记,什么的有97但那会我不上道。玩97是高中之后了。
高中生活回忆很多。刺激也很多。因为那会北京高中孩子流行一种恶趣味游戏,混。就是打架确认地位,你打架厉害,历史记录好,参与过一些战斗认识一些人你就厉害。那会是全民流行这种大型多人互动游戏。严重状态你东城的不敢自己去南城,必有冲突。同理也一样。所以我们的城市好比大型战区。坐公车几站地都小心翼翼的。不过这种气氛也就保持了一阵。我那会是赶上一个尾巴。我之后这种气氛就没有了。我之前就比较严重。但很多刺激的回忆都发生在那会。第一次参与多人持械打架,是真打起来的那种。就是保证自己别受伤,然后回去吹牛逼。网吧刷夜玩石器时代什么的。5转150人龙??绿的红的什么的
我从小学到中学周围的同学没有外地的。一个都没有,大家都认识,中午基本都回家吃饭这种。对了。我们这帮傻孩子外面打的再凶,对对方的家里人都会很客气。这个叫做矛盾统一体。比如你今天要去打这个孩子,在他家门口堵他,碰见他妈妈了问你们怎么回事,我们会说:阿姨您好,没什么事情,就是说两句话问点事情您忙着。很矛盾统一。
但大学之后突然和全国接壤了。
然后我就有点不适应。主要是三观和骨子里的东西和考过来的孩子不适应。
基本上
1.他们乐趣少,心里负担过重。一起玩很没意思
2.他们目的性强,那种你能感觉到,还不好意思点破
3.他们底线比较低,为了利益能干出我的下线之外
4.一起没有共同话题,会有一些隐藏的敌意。就是信不过不放心
当然也不是都这样,有好有坏,但这样的比例不低。而我之前本地孩子不是几乎,而是完全没有这样子的。
我的朋友们家长都会教育,去别人家做客应当如何,吃饭应当如何,应该怎么叫人。不占便宜等等。基本每个孩子都是这种声音下逼逼长大的。我们感觉这个是很正常的。但遇到外面来的明显感觉家教不在一个世界。
不过大学生也还好,好歹都是此间少年,经过几年也多少会被我们同化一些,但骨子里的东西我能感觉到,真不是一路人。
再后来我工作了。单位里面外地的少都是我们那边的。但这几年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三里屯,后海,等等钱权力,装逼,买奢侈品开始占据了社会舆论,在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后来我出国了。觉得北京已经不是北京了。
几年之后我回去过一次,我的世界分两拨人,一拨是我们从小玩大的本地孩子,一拨是后来在社会上认识有交情的人。
再后来我也看明白人性本质。其实都一样,没什么区别,但因为每个人的境遇利益点不同导致了行为模式的不同。都那么回事包括我
现在,我感觉我说我老北京,如果对外面人说感觉就是不如不说。而对本地人的话我不用说话,看摸样就知道,我们叫挂相。我也知道很多非本地人装本地人。气质行为必须不可能是本地的。这帮人是鼓吹自己北京人最凶的。但碰上我们自然哑火。你知道什么叫做自然流吗他马上气场丢失。知道碰见真的了。
那北京现在就比较矛盾。北京和北京自己都矛盾
但我也不可能改变了。小时候定型的三观和人生套路真是影响一辈子。我不可能像外地人那样疯狂劳动。其实他们也是被逼,为了房子。但我们的房子都是国家给的,小时候都没有买卖的概念。基本上事业心有,但不会太疯狂。人生几十年我不会把权重分配给很多给办公室的。除非劳动改造什么的。
为人简单,但对方鳖什么鸟我松果体瞬间知道。所以越来越看的开,知道每个所谓小人的困难之处,知道每个攻心的人的压力和他所需要的东西。
现在感觉看的比较开了。回去之后依旧老样子,但能感觉到和周围环境的不统一。比如走路速度就不统一,我慢慢悠悠的别上的人都跟你玩纽约客。在人多的地方能明显感觉到周围的生活压力の恶趣味。
北漂真不容易,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他们知道回老家会面对怎样一个操蛋的世界。不如来北京当大神。
本地人相对和他们比,那真算人民币玩家了。你说不公平。其实很公平。他爷爷当年干什么你爷爷当年干什么。他爷爷的爷爷当年干什么你爷爷的爷爷当年干什么。
所以北漂兄弟加油,留在这里,让你的孩子吹你的牛逼让你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享受生活。享受这座城市美好的一面,离负面的东西远点。好好奋斗,自己身体照顾好
后记:
说实话,做为北京人真的没什么了不起。你要说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就是投胎选择对了地方。仅此而已。
我这点智商和企图心,放在三线城市也就不出来了,撑死暑假穷游一些城市这样。不可能说通过高考考入一线城市,那个需要的难度高于我的极限值。
我想我这么懒的,可能会让家里给找一个铁饭碗,然后单位混,搞点副业,如果我的视界处于三线城市的话,我的副业基本上来自网游代练,土特产淘宝之类的。
那也就这样了。偶尔会看看科幻剧幻想一下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彻底的解脱,不用担心自己的经济,自己能力上限,不用老被生存压力压着。
送给每一个北京土著:
虽然,家乡的味道已经没有了。虽然,到处充满了密集杂乱的人群
虽然,大街上走的人看摸样就知道来自异地
虽然,他们和我们极大可能不是一路人
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什么都没变。时代变化我们是拧不过的。不如脱下裤子大战三百回合,别以为对方很厉害,不知道谁先玩不过谁。
套用本地俚语:我是流氓我怕谁
■我是外地人在北京念的大学,从侧面答一下。
14年我刚毕业的时候去面试,HR直接对我讲:“我们不招北京本地人昂,因为他们太懒”。这是HR原话。
我:????????
这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可能我之前的见识太少,后来才知道,北京本地人在北京找工作会受到部分企业的歧视。大部分的理由觉得“北京本地人因为有房子,所以工作上不怎么积极,不像外地人的那么努力”。
我大学的舍友有两个北京人,一个密云的,一个是东城区的。蛮颠覆我对北京人的原有的都是富人的印象。我初中高中的时候没少来北京旅游,特别是在08年奥运会的时候,对首都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时尚漂亮新鲜。
- 为啥很多外地人在北京的地界混,却又歧视我北京人,这是啥心态
- 北京买车,可以在北京当地上广东的牌吗
- 北京小米总部门禁卡收费吗
- 马上毕业本科生,北京19W和苏州16W的工作,咋抉择?
- 北京八大胡同当年是咋样一番盛景是咋形成的
- 「北京有 6000 『中介业主』手里有 300 『间』房屋」的说法真实吗
- 北京最好的皮肤科医院是哪家
- 医疗水平和资源 上海和北京哪里更好
- 北京冬天骑电动车上下班靠谱吗
- 你们谁用过北京广信康伤疤恢复的药,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