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流TATLER|赢得完美人生,弃兵破局( 二 )
文章图片
?
高难度题材“玩”出以静制动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 , 沃尔特·特维斯的这部小说就放出过改编的风声 。 但作为一部以人物为主轴的传记类体育题材作品 , 还是国际象棋这个冷门项目 , 改编难度可想而知 。 为了不让剧情落入俗套 , 打怪升级的路数决不能陷入周而复始、常规循环的窠臼 。
于是在表现手法上 , 导演斯科特·弗兰克可谓绞尽了脑汁 。 最震撼的是在天花板上打造的巨型VR棋盘 , 用极其新颖的外化视角构建出了天才少女的奇妙脑洞世界 。
文章图片
尤其是在孤儿院时 , 贝丝对黑白棋盘的痴迷 , 加之药物的符合作用下 , 她在天花板上开始了第一次的“初展棋局” , 此时观众完全跟随主角的内心 , 体验了一次自我发现后的肯定和满足 。 一局抽象的棋盘剪影 , 一群来回飞速移动的棋子 , 也许就是对“天赋”最好的诠释 。
文章图片
除了这样每每在深夜自我复盘 , 剧中每一场精彩绝伦、惊心动魄的国际象棋对战都采用了不同的视觉表现方法 。
比如长镜头的跟随引入
▼
文章图片
缓慢的镜头旋转
▼
文章图片
眼花缭乱的分屏
【尚流TATLER|赢得完美人生,弃兵破局】▼
文章图片
聚焦棋盘之前的大调度镜头
▼
文章图片
再同时配以时而如秒表滴答声般的急促音符、时而管弦乐的恢弘气势 , 即便不懂国际象棋规则的小白 , 仍然可以毫无障碍地在一幅相对静态的对弈画面中 , 感受人物内心的紧张情绪 , 以及黑白双方的对抗张力 。
文章图片
一开场 , 贝丝和12名高中国际象棋社团男选手就有一场车轮战 。 5分钟 , 10分钟 , 15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 在一片死寂的教室里 , 只听得到小贝丝的脚步声 。 这场戏聚焦了贝丝和男棋手们的细微表情 , 一丝微小的变化就能看出局势的跌宕起伏 。 在纯男性构成的包围圈里 , 最终贝丝一边游走全场 , 一边挨个打败了所有人 。
文章图片
为了呈现最接近真实的、高水准竞赛中的对弈场面 , 剧组在细节之处更是做到了极致 。 特邀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担任本剧的顾问 , 保证每一场比赛的棋局、赛制流程、甚至演员每一个出手动作的精准专业 。
来自柏林的德国美术指导乌利·哈尼什(《云图》、《香水》)深挖历史细节 , 为本剧创造了贴合时代背景 , 魅力四射的巴黎、莫斯科和墨西哥城 。 一口气刷完7集 , 就像是看了部加长版的电影 。 酣畅淋漓 , 十足过瘾!
?
棋坛皇后的“弃”与“得”
本剧有两个中文译名 , 相较直译的“女王的棋局” , “后翼弃兵”无疑是一语双关 , 更得精髓 , 这个词来自国际象棋专业术语 , 原意是指为了获取有利的开局 , 故意牺牲掉王后边侧的兵的一种战术 。
“后翼弃兵”一来交待了本剧国际象棋的题材 , 二来也暗示女主一路开挂的人生之路上所要面临的断舍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