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丁谓,才华与『溜须』齐飞( 二 )


这样的丁谓 , 进了官场自然如鱼得水 。 他当通判(相当于副市长) , 当转运使(相当于副省长) , 当安抚使(相当于省委书记) , 当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 , 在江西、福建、四川、河北都任过职 。 他既审过案 , 也平过叛 , 既管过钱 , 也带过兵 , 不管在哪个岗位上 , 都把工作完成得出色 。 别人查不了的案子 , 他雷厉风行搞定;别人理不清的账目 , 他三下五除二就理清了;不但把账理清 , 他还能创立新的账表和税则 , 汇编成册 , 上报朝廷 , 为全国官员立下标杆 。 他甚至非常勇敢 , 曾经单枪匹马闯进叛贼山洞 , 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归降 。 无论是工作、管理 , 还是应变能力 , 丁谓都表现得很突出 , 堪称天才型能臣 。
作为宰相 , 寇准能力强 , 脾气大 , 喜欢嘲笑人 , 轻易不服人 , 却很欣赏丁谓 , 屡次向宋真宗的老师、元老重臣李沆推荐丁谓 。 李沆说:“丁谓确实有才 , 但是人品有问题 , 不可以提拔他 。 ”寇准反问道:“像丁谓这么聪明的人 , 就算您想压制他 , 能压制得了吗?”
寇准说得对 , 没人挡得住丁谓平步青云的势头——因为他不仅有能力 , 还擅长拍马屁 。 宋真宗爱慕虚荣 , 想学秦始皇封泰山 , 群臣大多反对 , 丁谓揣摩帝心 , 变着法儿地迎合 。 他当地方官时 , 必向真宗奏报祥瑞 , 还用实物证明 , 例如遮天蔽日的仙鹤和成千上万的灵芝草 。 宋真宗担心封禅会劳民伤财 , 丁谓就努力筹款 , 想尽办法增加财政收入 , 解决皇帝的后顾之忧 。 宋真宗钓鱼 , 鱼不上钩 , 丁谓写诗:“莺惊凤辇穿花去 , 鱼畏龙颜上钓迟 。 ”意思是鱼儿为啥不上钩?因为在陛下这样的圣明天子面前 , 它们自惭形秽 , 不好意思上来嘛!
丁谓有才 , 所以能拍精致的马屁 。 连“溜须”这个词 , 都是后人根据他的故事创造出来的 。
寇准当宰相那会儿 , 丁谓当副相 , 两大相臣一起用餐 , 寇准的胡须沾上了饭菜 , 丁谓亲自上前 , 给寇准擦拭 。 寇准认为这样做太过分 , 批评道:“参政 , 国之大臣 , 乃为官长拂须也?”你是副宰相 , 属于朝廷重臣 , 怎么能降低人格 , 给我这个宰相擦胡须呢?“溜须”一词指代巴结、讨好之意便由此而来 。 听了寇准的批评 , 丁谓有何反应?《宋史》上记载:“甚愧之 , 由是倾构日深 。 ”意思是说丁谓被批评恼了 , 怀恨在心 , 从此开始陷害寇准 。
【丁谓|丁谓,才华与『溜须』齐飞】想陷害寇准 , 就得抓住寇准的把柄 。 丁谓极有耐心 , 逐步培养自己的势力 。 真宗重病期间 , 他与执掌实权的刘皇后攀上关系 , 进而逐个整倒寇准在宫里的内应 , 最后一举发难 , 说寇准妄图废立太子 。 丁谓的举报让宋真宗大为震怒 , 寇准很快被发配岭南 , 丁谓便成了事实上的宰相 。
丁谓当上宰相后 , 少数朝臣依附他 , 多数朝臣批判他 。 批判的理由有两条:一是忘恩负义 , 构陷寇准;二是希图上意 , 怂恿真宗封禅 , 把国家财政折腾出一个大窟窿 。
皇帝封禅要大建行宫 , 减免赋税 , 犒赏臣民 , 升许多人的官 , 确实是一件非常耗钱的事 。 丁谓支持封禅 , 对财政不利 , 全国上下假造祥瑞 , 更是让朝臣和国民道德水平集体滑坡 。 但是在皇权的威逼利诱之下 , 并非只有丁谓一个人支持封禅 , 许多有声望的大臣最后都支持了 , 其中还包括寇准 。 因为不支持就会被降级、罢官 , 为挽回官位 , 寇准也像丁谓一样虚报祥瑞 , 投宋真宗的欢心 。
丁谓当宰相时 , 结交的私党并不多 , 其中有王钦若、陈彭年、刘承珪、林特四个人 。 他们都是聪明多智 , 才能出众 , 只因为跟丁谓一个鼻孔出气 , 不随大流批判丁谓 , 所以被主流舆论骂为“五鬼” 。 在主流舆论的批判下 , 丁谓等人不得不将全部的聪明才智拿出来 , 借助皇权的力量 , 用阴谋诡计将反对派一一斗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