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400多位烈士找到亲人(传承·红色基因 时代风华)


他为400多位烈士找到亲人(传承·红色基因 时代风华)
文章图片

杨宁展示整理的烈士墓碑照 。
辛 阳摄
清晨 , 辽宁锦州市解放锦州烈士陵园里迎来一群特别的访客 。 他们大多来自贵州农村 , 此行第一次来到锦州 , 是为祭拜去世多年的亲人 。
“大外公刘定芳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 , 我们一直在网上搜不到他的名字 , 直到今年他出现在一份名单里 。 ”烈士亲属钟明梅手捧一束鲜花早早来到陵园 。 而这份名单 , 出自辽宁鞍山市台安县的一位志愿者——杨宁 。
在前来祭拜的人群里 , 60岁的杨宁头发花白 , 身材精瘦 , 默默用手机记录着烈士亲属前来祭拜的一幕幕画面 。 13年来 , 杨宁见证了无数这样的时刻 , 他的足迹遍布8个省份大大小小烈士陵园200余处、村屯184个 , 为400余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找到了亲属 。
2019年 , 杨宁被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评为“辽宁好人·身边好人” , 被辽宁省慈善总会评为“辽宁公益红人” 。
一封来信
调动各方力量查阅走访 , 反复推敲 , 最终确认109位烈士名字
今年3月 ,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收到一封寻亲信和一本小册子 , 册子上记录有抗美援朝烈士名字、籍贯等信息 。
【他为400多位烈士找到亲人(传承·红色基因 时代风华)】这些信息 , 杨宁收集整理了5年 。
5年前 , 杨宁在走访解放锦州烈士陵园时 , 听说陵园还安葬着五六百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 。 这些烈士都是一人一墓 , 当年立下的墓碑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 , 有些已经字迹模糊 。 杨宁一块一块地查看后 , 发现贵州籍的烈士十分集中 。
“我把墓碑上的名字和籍贯一一记录下来 , 再找来陵园的原始记录核对 。 ”杨宁说 , “当年打仗时 , 锦州地区有野战医院 , 大量受伤的战士从前线运到这里 , 有些因伤势过重去世了 , 很多原始记录可能都是战士在弥留之际口述的 , 有的还混杂着方言 , 导致记录下的文字可能是同音字 , 甚至是不准确的 , 需要反复推敲 。 ”
如果是辽宁地区的烈士 , 杨宁会马上行动 , 到烈士家乡拜访当地民政部门或退役军人事务部门 , 继续核对原籍地登记的烈士信息 , 再据此寻找烈士家属 。 可贵州对于当时的杨宁来说 , 太远了 。 “面对行政区域划分的变更、不尽准确的信息、陌生的环境 , 我只能暂时把信息整理好 , 等待时机 。 ”杨宁说 。
在接到杨宁的来信后 , 贵州调动了全省有关部门及媒体力量 , 查阅文献、调查走访 ,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确认了109位烈士的名字 , 找到了20位烈士的家属 。 “这是我们第一次集中找到这么多烈士的家属 , 要感谢杨宁这样的志愿者 。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卢刚说 。
一种坚持
为烈士寻亲 , 仅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 他就去了不下200次
杨宁退休前在台安县博物馆工作 。 2007年 , 一次文物普查过程中 , 他偶然走访了多个烈士陵园 , 听说许多烈士的陵墓几十年来鲜有人来祭扫 。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 烈士为国家抛洒热血 , 长眠他乡却无亲人知晓 。 ”杨宁说 , 从此 , 他萌生了帮烈士“寻亲”的想法 。
靠着一辆自行车 , 杨宁遍访省内烈士陵园 。 “200公里以内 , 我都骑车前往 。 ”杨宁说 , 有的烈士陵园不通车 , 只能靠骑行 , 沿途还可以走访附近的烈士陵园 。 路途超过200公里的 , 他才坐长途客车 。
寻访往往一去数日 , 交通费、住宿费都要自理 。 13年来 , 杨宁去过200余座烈士陵园 , 最远曾到过广西 , 为400余位烈士找到亲属 。 仅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 他就去了不下200次 。
当问及这些年的花销时 , 杨宁摆摆手说 , 为烈士寻亲 , 不提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