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额|“双11”等购物节相继兴起,交易额屡攀新高——借力购物节 激活大消费


交易额|“双11”等购物节相继兴起,交易额屡攀新高——借力购物节 激活大消费
文章图片
11月11日 , 市民在广州首届城市购物节线下实体店购买商品 。 今年“双11”期间 , 广州举办首届城市购物节 ,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 , 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 助力扩大内需市场 , 推动消费升级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卢汉欣摄
当前 , 以“双11”为代表的各类购物节已不仅是社会消费的一次性集中释放 , 更重要的是为供需联动提供纽带 , 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提供难能可贵的测试机会 。 借力购物节 ,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 补齐供需短板 , 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 已成为扩大内需、增强市场活力的关键点之一 。
总成交规模、单品交易额、商户和品牌参与数量均刷新纪录 , 刚刚过去的“双11”引领了新一轮消费热潮 , 不仅反映出我国内需潜力巨大 , 更折射出消费不断升级的态势 。
从电商促销活动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节日 , 以“双11”为代表的各类购物节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全新窗口 。 业内专家表示 , 借力购物节 ,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 补齐供需短板 , 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 是扩大内需、增强市场活力的关键 , 也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
见证中国经济活力
近年来 , “双11”“618”“818”等购物节相继兴起 , 参与群体不断壮大 , 交易额屡攀新高 , 其动力来自我国经济蓬勃发展 。 “购物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 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 线上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萍表示 ,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呈现逐年升高态势 ,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 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保持与GDP同步增长 , 这为线上消费高增长奠定了坚实的购买力基础 。
同时 , 网民规模持续扩大 , 进一步夯实了线上消费的社会基础 。 目前 , 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9亿人 , 互联网渗透率高达64.5% , 其中八成网民是线上消费者 。 新冠肺炎疫情则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线上消费习惯 , 网民的消费规模、消费频次显著提高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 线上新业态快速迭代及高效的物流快递服务提升了购物体验 。 赵萍表示 ,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拓展 , 大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 同时 ,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 各大电商平台能够不断创新促销方式和消费场景 , 实现售前精准推送 , 并持续提升仓库发货、快递中转和末端配送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 极大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新鲜感 。
此外 , 城乡消费市场梯度发展也提供了持久的增长动力 。 长期以来 , 我国城乡消费市场呈现梯度发展格局 , 进一步拉长了商品和服务消费的生命周期 , 为电子商务新业态拓宽了成长空间 , 也使得购物节消费热点城市呈现出从东到西的持续发展态势 , 为购物节每年销售额创新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助力扩内需促消费
“双11”等购物节的意义已经不仅是社会消费的一次性集中释放 , 更重要的是为供需联动提供纽带 , 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提供难能可贵的测试机会 。 “‘双11’已从以传统打折促销为主的‘人造节’转变为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 ”赵萍说 。
【交易额|“双11”等购物节相继兴起,交易额屡攀新高——借力购物节 激活大消费】通过各类购物节涌现出的新业态新模式 , 给消费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 也为企业打开了一片广阔蓝海 。 例如 , 直播带货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和便利 , 并盘活了万亿元农村消费市场;智能机器人分拣、自动化流水线出库等物流服务让用户消费体验更加优化 , 消费意愿持续增强 。 同时 , 在各类购物节的消费时点上 , 各行各业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 传统生产组织模式及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被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