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粮油|每日粮油:中国粮食在进口与不进口之间的经济学分析( 二 )


实际上 , 在2008年之前 , 针对国内外粮食价差及国内粮食资源问题 , 有一段时间“进口粮食就是进口资源”的论调非常流行 。 这种观点认为 , 与其高价的种植粮食 , 还不如购买国外的低价粮食 , 还可以节约耕地和水资源 。
但在2008年之后 , 这种论调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 因为 , 当年的全球粮食大涨 , 让人们发现“手中有粮 , 心中不慌”还是硬道理 。 此后这几年 , 我们也会发现 , 多国、多品种采购正成为趋势 。
从侧面来讲 , 高粱、大麦的采购可避免我国对玉米需求的过度集中 , 分散品种和来源国 , 食用油、菜籽的进口也能有效缓解对大豆需求的过快增长 , 增加其他下游农产品的进口也会降低我国对粮食直接进口的压力 。
但与潮流总在轮回一样 , 随着我国新模式下的买买买 , 放开进口、甚至逼迫放开粮食进口的论调和粮食炒作开始再次抬头:中国粮食就是不够 , 必须尽快放开进口市场 , 不然粮食就只能不断地涨价!
每日粮油|每日粮油:中国粮食在进口与不进口之间的经济学分析
文章图片
当前 , 中国的农业有多难?
这是一个很难讨论的问题 , 目前我国对主要的粮油品种实施的是关税配额管理 , 主要有小麦、稻谷、玉米、食糖、棉花——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是这几个 , 但毫无疑问 , 粮、棉、糖很重要 。
但现实的问题是 , 这几年我国粮食价格面临着“国内不高 , 国外奇高”的双重挤压:小农经济下 , 每家每户希望粮食价格越高越好;而在与国外农场经济比拼时 , 我们的粮食又面临着质量低、价格高的明显劣势 , 国内粮食价格全面高于国际市场 。
目前 , 食糖进口已经打破了关税配额管理的限制——因为国内糖价是国外的两倍 , 即便支付高额关税也能获得高额进口利润 , 很难想象下去 , 如果国内粮食价格全面达到国外的两倍时 , 国内庞大的农民群体该如何自处——闭关锁国 , 完全隔绝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显然不是最终的选择 。
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贸易体之一 , 相对于进口 , 我们出口的更多——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和只出口不进口的国家合作 。
市场需要开放 , 但目前迫切需求的是保护 , 在保护期内完成对国内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 。
每日粮油|每日粮油:中国粮食在进口与不进口之间的经济学分析
文章图片
在我国的种植结构中 , 除东北户均耕地面积能达到四五十亩外(按人均10亩 , 一家4口测算) , 其他地区我国户均耕地面积大部分集中在五六亩 。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当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数据的可靠性我们不做讨论 , 但现在一家一户一年支出2-3万元应该是一个不算高的数值 , 如果指望种地实现 , 以当前我国的耕地资源来看 , 无疑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 。
虽然种地不能致富 , 但却可以让中国式的土地流转陷入困局 。 这几年伴随着粮食价格上涨让很多人不敢承包耕地种植的 , 不是化肥、不是农药 , 而是地租——地租正成为目前阻碍国内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因素 。
这也是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运行多年之后 , 面对经济的发展 , 第一次面临需要调整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局面 。
农民要突围 , 产业更要突围 , 没有产业的突围何谈长久的安逸?
每日粮油|每日粮油:中国粮食在进口与不进口之间的经济学分析
文章图片
此外 , 在我国粮食进口结构中 ,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是否可以放弃弱势产业 , 巩固核心产业的自给性?
比如 , 我们现在大豆、食糖产业竞争优势不足 , 是否可以减少种植 , 转而将腾出的土地种植相对高效的稻谷、玉米等作物 。
作为粮食作物其生产、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 , 其特有的生长区域也是物竞法则的必然选择 , 从生产、加工到物流运输是一个产业链条的延伸 , 一方面维系着数百万农户的种植习惯 , 一方面在就业、税收等方面 , 都不是进口所能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