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雷霆战将》为啥雷倒一片?

八路军战士住别墅、打发胶?战地女医护穿裙子、化浓妆?战场上冲锋陷阵“人手一挺轻机枪” , 战场下谈情说爱“骑高头大马抛媚眼”?
毫不意外 , 充斥着此等桥段、以“青春版亮剑”为噱头的《雷霆战将》 , 雷倒一大片 。
雷霆|《雷霆战将》为啥雷倒一片?
本文图片
《雷霆战将》宣传海报

11月3日开始在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同步播出的《雷霆战将》 , 尽管没有以前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单手掏心、裤裆藏雷、手榴弹炸飞机等雷人情节 , 但其过于脸谱化的人物设计、过于浮夸的“鲜肉”表演、明显缺乏历史事实依据的情节及服化道设定 , 还是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
例如 , 敌人炮弹都快把房顶掀了 , 剧中的师长仍在慢悠悠品鉴咖啡 , 末了幽幽一句“糖放多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部 , 竟是一座装潢考究的豪华欧式别墅;
又如 , 李云龙、楚云飞、赵政委3位主角 , 即使脸被战火熏黑 , 身上的军服却一尘不染、半个褶子都没 , 头发也被发胶、发蜡抹得锃光瓦亮 , 生动诠释“血可流、头可断 , 发型不能乱”的“发胶团”本色 。
观众评价很直率:当年八路军能住这房子?最困难的时候连野菜都吃不上!还有网友说:家里老人当年随部队进城后才发统一军装 , 之前太破旧了;至于咖啡、雪茄 , 别说见 , 压根都没听说过!
也有网友用老版经典台词玩起了梗:“我接手新一团的时候 , 部队还没有见过发胶 , 部队缺少发型师 , 缺乏实操经验 , 最重要的是缺少美发设备……”
11月16日晚 , 《雷霆战将》剧方回应称 , 创作初期“进行了大量前期调研” , 走访多家资料馆和博物馆 , 查看了大量历史照片实物 , “全剧主要剧情都经得起历史考证” 。
在这份声明里 , 剧中师长面不改色喝咖啡 , 是因为他“乐观、淡定 ,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 “作为旧时代军官 , 身上应该具备一些旧时代军官特点”;至于“鲜肉”演员浮夸诠释战地英雄 , 是因“我党早期军官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平均年龄不到28岁” , “没有人在踏入战场的第一天就能成为合格的战士” 。
言语间 , “重大历史题材剧”与“青春热血偶像剧”完美结合 , 甚至“吸引了众多观众深夜追剧” 。
这让岛叔不禁怀疑 , 究竟是自己跟不上如今剧作潮流 , 还是广大网友的历史记忆都错了?或者说 , 现在抗日神剧又有超出想象的新套路?
雷霆|《雷霆战将》为啥雷倒一片?
本文图片
雷霆|《雷霆战将》为啥雷倒一片?
本文图片
《雷霆战将》片段

11月16日,《雷霆战将》全平台下架停播 。
但疑问仍在:这样一部从服化道、情节设计到基本史识都存在明显瑕疵的剧 , 怎么还能在当今市场大行其道 , 导致播出后激起观众集体性情绪反弹?他们是怎么决定这么搞的?
思来想去 , 恐怕逻辑是这样的:
“抗战”题材 , 安全 。 “青春偶像” , 流量 。 前者题材范围容易通过 , 投资风险低;后者是市场流行套路 , 不赔 。 二者相加 , 稳赚 。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介绍 , “抗日剧”流行确有结构性因素 。 早在2007年 , 中国电视剧生产数量和播出数量均达到世界第一 , 创作“井喷”的同时 ,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典型抗日神剧也开始“井喷” 。 最火的时候 , 横店影视城2013年接待的剧组中 , 有1/3都在拍抗战剧 。 当时 , 在热钱加持下 , 就算剧作内容离谱荒谬 , 也常能获得100%-200%的利润率 。
另一方面 , 用“流量人物”换取网络流量乃至资本流量 , 又是一段时期以来资方和剧方惯用的手法 。 在符号化“偶像消费”日趋流行的当下 , 因追星而入坑“神剧”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 《雷霆战将》让“鲜肉”以精致妆容、酷帅形象登上荧屏 , 某种程度上是迎合粉丝胃口、甚至恶意“讨好”某些市场的操作 , 进而收获追捧和高话题度 , 赚取回报 。
于是 , 抗日革命军人情怀 , 变成了偶像剧的你侬我侬;战地英雄的艰苦奋斗 , 化作玛丽苏般的霸道总裁高富帅 。
至于剧作是否扭曲历史真实、人物设计是否符合常理、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 显然不被资本导向的剧作方重点考量 。
雷霆|《雷霆战将》为啥雷倒一片?
本文图片
雷霆|《雷霆战将》为啥雷倒一片?
本文图片
饭圈粉丝为《雷霆战将》留言

影视剧的资本逻辑和艺术逻辑是否能够并行不悖、互相兼容?
在一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里可以成立 , 遭受广泛批评的神剧显然不在此列 。
孙佳山介绍 ,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产量逐步“触顶” , “只要拍就能播能赚”“靠流量堆收视量”的黄金时段已经翻篇 。 这也反映在市场上:2020年1-2月 , 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共计147部、5710集 , 较上一年同时段减少30部、940集 。
同时 , 观众市场也逐步成熟 , 新生代观众口味不断变“刁” , 优质内容被肯定和追捧 , 仅有流量的粗制滥造接连“扑街” 。 倘若有关剧方不能及时转向“精细化深耕” , 还拿观众当傻子 , 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