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淼谈历史|中国古代中央文官制度

朝代更迭频繁的中国古代 。 官员的体系也在发生着不断变化 。 尤其是文官的体制 。
秦汉以来 , 中央的架构: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思淼谈历史|中国古代中央文官制度
文章图片
秦皇一统天下后 , 下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来构成中央统治系统 。 其中丞相主要负责佐理朝政、太尉主管军事、而御史大夫充当秘书及监察职能 , 监察百官 。
接下来是汉朝 , 我们都说汉承秦制 , 其实这两个王朝在某些方面还是不一样的 。 其中丞相的权力逐渐缩小 。 到了西汉末年 ,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的职能和名称都有所改变 。 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 , 是为三公 。 然而在汉光武帝以后 , 这个三公的职能有所转变 , 主要是例行公事 , 而他们实际的权力已经转归台阁了 。 而这里的台阁就是尚书台 , 即我们后世所说的尚书省 。
九卿 , 一般指的是秦汉时期 , 除了三公以外的中央一级的行政人员 。 大致如下:
思淼谈历史|中国古代中央文官制度
文章图片
奉常(也称太常):掌管宗庙礼仪;
郎中令(也称光禄勋):掌管宫廷侍卫;
卫尉(也称中大夫令):掌管宫门近卫军;
太仆:掌管皇帝车马;
廷尉(也称大理):是最高法官;
典客(也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事宜;
【思淼谈历史|中国古代中央文官制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治粟内史(也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理租税赋役;
少府:管理宫廷总务 。
接下来说一下 , 影响中国接近一千年的三省六部制度:其实三省里面的尚书省 , 最早应该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尚书台 。 中书省:魏文帝曹丕所设 , 掌管机要发布政令 , 长官为中书
令 。
隋朝为内史省 。
宋朝中书门与枢密院合称二府 。
元朝 , 废除门下和尚书省 , 以中书、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政、军、监察三权 。
明初 , 又启用中书省 , 洪武十三年又废除中书省 , 直接由皇帝管六部 。 随后 , 永乐皇帝 , 设立内阁 。
门下省:在汉朝时 , 属于少府的侍从机构 , 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 , 成了权力的重心 。 隋唐时期 , 和中书省一样是权力的中心 。 具有审查政令的职责 。 其手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 。
尚书省 , 前生为尚书台 。 魏晋南北朝时 , 南朝刘宋时期 , 将它改为尚书省 。 隋朝时期基本定型 。 最高政令机构 。 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 , 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 。
思淼谈历史|中国古代中央文官制度
文章图片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 , 我们一起来讨论 , 分享自己的观点 , 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