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首席用百度打败百度(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重磅)( 四 )


AI大反攻
以上 , 对比百度对消费级互联网的升级布局 , 以及Apollo等企业级互联网的探索 , 总体看我们认为外界高估了百度的挑战 , 低估了其技术能力和战略能力 。
再还原一下这个战略逻辑:不同于腾讯企业级战略升级关注补足研发竞争力和全新投资机会 , 也有别于阿里围绕电商业务做的底层技术迭代 , 甚至不同于华为在ICT产业链全域研发布局的产品整合 , 百度的战略转型异常坚定、高度聚焦AI能力复用 , 而且是带有强烈的互联网“原教旨主义”的技术升级换代思维 。
品味其战略决心——这个升维大概率是李彦宏基于对百度成功和失败教训的痛定思痛的思考 , 力求战略性解决下一个AI智能时代互联网入口的问题 , 形成百度技术嵌入行业场景的能力 , 让百度回归最擅长的基础研发技术基因 。 不禁让人回想起2000年李彦宏创业百度的时候本来就定位给新浪、263提供搜索技术引擎的B2B模式 , 这也注定是当时创业团队判断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 这样看——百度的进取心依然存在 , 而且很强烈 , 夹杂着外界对不理解更算得上迫切 。
进一步看百度AI战略的核心——“百度大脑” , 其技术架构复杂性处于谷歌大脑同等级别 。 目前以三种形式开放AI能力:开源代码、开放能力、开放数据 。 百度曾表示:“开放能力是基于通过API 或者是SDK , 可以通过标准公开方式来获取百度提供的能力 。 代码公开 , 大家可以运用、可以参与一起开发” 。 核心技术层面 , 百度大脑包括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AI核心技术和AI开放平台 , 对内支持百度所有业务 , 对外全方位开放 , 通过百度智能云赋能行业客户 。 其中 , 飞桨(PaddlePaddle)是集深度学习核心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和丰富的工具组件于一体的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 , 已被中国企业广泛使用 , 深度契合企业应用需求 , 拥有活跃的开发者社区生态 。 迄今为止百度大脑已经向开发者开放了270多项AI核心能力 。 我们梳理了一张百度大脑和谷歌大脑战略对比图:

科技首席用百度打败百度(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重磅)
本文插图
对比中我们发现百度和谷歌的这场技术竞争不仅长期存在 , 而且进入白热化:
其一 , 两者都将新一代的AI智能引擎完全建立在开放和开源之上 。 整体上 , Google在基础上有更好的积累 , 包含Tensorflow和DeepMind领衔的底层开源AI生态 , 为开发者提供了行业领先的AI开发生态 。 百度的飞桨对标Tensorflow , 这两年发展很快 , 几乎是国内最早也是最成熟的深度学习框架 , 很多开发者认为:飞桨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超越 , 可以感知到巨大的投入和极高的门槛;
其二 , 两者新的软件架构和芯片等硬件架构都是平行开发 。 我们看到 , 在更底层谷歌开发了针对Tensorflow的TPU , 百度也开发了深度适配飞桨的昆仑 , 都试图在生态最底层构建夯实的基础并形成竞争壁垒 。 百度芯片业务布局延伸也很值得期待;
其三 , 两者都用纯智能互联网的方式构建了应用和服务生态 。 一方面 , 用户的使用极大方便了生活 , 反过来看 , 用户的使用所形成的数据训练了平台 , 使得AI核心获得了最重要的生长动力——数据 。 在应用场景方面 , 百度除了自动驾驶和相关的额运输物流领域外 , 更要通过V2X(即vehicle to everything , 即车联网对外信息交换)进入到智慧城市 , 并通过广泛的企业合作进入到智能制造和IOT等诸多领域 , 这让百度在未来的场景方向 , 更有想象力 。 而且 , 百度大概率会受益于中国更开放的AI社会环境 , 获得更丰富的数据训练百度大脑;
其四 , 两者侧重点不同 。 谷歌大脑和百度大脑在自动驾驶方面相比 , 要逊色很多 。 也许是因为谷歌一开始试图推出革命性的自动驾驶汽车 , 而并没有太多考虑开放性的合作 , 因此其合作的规模 , 广度和层次较浅 , 而百度在一开始就试图构建一个全面开放的自动驾驶生态 。 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DWV)公布了《2019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 , 其中 , 百度北美自动驾驶团队首次击败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排名第一 。 谷歌通过Android模式逆袭苹果的一体化封闭模式 , 如果谷歌Waymo反而跟苹果越来越像 , 而百度Apollo则将Android模式复制过来 , 通过开放模式实现后来居上 。 这多少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 。 从百度AI落地应用的角度看 , Apollo自动驾驶就成了出行和智慧城市场景战略突破的急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