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冠病毒检测造富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章遇 发自上海
【疫情|新冠病毒检测造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 抗疫概念股开始回调盘整 , 不过核酸检测板块业绩依旧亮眼 。
财务数据显示 , 2020年前三季度 , 华大基因(300676.SZ)实现营收67.52亿元 , 同比增长225.8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7.05亿元 , 同比增长901.68%;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 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1066.14% 。
从单季度来看 , 华大基因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6.44亿元 , 同比增长238.61%;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 , 同比增速高达1361.54% , 单季度业绩增长呈现不断加速的态势 。 这也是其取得的历史最好业绩 。
华大基因并非孤例 。 随着三季报收官 , 新冠病毒检测相关企业纷纷报出佳绩 , 业绩大幅增长 , 且多家公司三季度盈利增速加快 。
其中 , 盈利增幅最大的是圣湘生物(688289.SH)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07倍 , 可谓“一夜暴富”;老牌体外诊断企业达安基因(002030.SZ) , 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亦同比增长近12倍 。
除此之外 , 东方生物(688298.SH)和硕世生物(688399.SH)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达10.38倍和10.68倍 。 而金域医学(603882.SH)、迪安诊断(300244.SZ)等多家体外诊断企业均录得数倍的盈利增长 。
造富效应凸显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 并迅速蔓延全球 。 早检测、早隔离、早治疗为疫情防控拉起了一道关键防线 。 在这背后 , 作为抗疫的主力军 , 不少新冠病毒检测相关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
圣湘生物在此次抗疫中一炮走红 。 今年1月28日 , 公司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 , 成为首批获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之一 , 并迅速供往湖北、湖南、北京、上海等省市疫情防控一线 。 截至6月30日 , 公司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供往国内外共计约3885.13万人份 。
财报数据显示 , 2020年前三季度 , 圣湘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6.05亿元 , 同比增长1381.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92亿元 , 同比增长15518.29% 。 反观过去的2017―2019年 , 其3年的净利润总和尚不足5000万元 。
通过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这门生意 , 达安基因也在短短半年里赚到了过去7年的利润 。 今年前三季度 , 达安基因实现营收35.6亿元 , 同比增长363.61%;归母净利润15.37亿元 , 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其2013―2019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总和 。
受此刺激 , 达安基因股价打破多年低迷 , 从年初的10.45元/股上涨至11月5日的37.59元/股 , 涨幅高达260% 。
作为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 , 核酸检测带火的不只是上游的检测试剂生产企业 , 还有下游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ICL) 。 随着新冠病毒检测需求持续上升 , A股两大ICL龙头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的业务量井喷 。
据悉 , 迪安诊断旗下已有36家实验室被列入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定机构 , 覆盖30个省份 。 截至10月20日 , 其完成的核酸检测量已超过2000万人份 。
作为ICL龙头 , 金域医学于今年1月份就开始在武汉承接核酸检测任务 , 目前检测服务已覆盖至全国30个省区 。 截至9月底 , 其累计检测量超过2200万人份 。
国内价格承压
狂欢背后亦有隐忧 。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及新冠疫苗研发加速推进 , 新冠病毒检测需求是否会面临拐点?
“核酸检测需求的增长并不是短期逻辑 。 一方面 , 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前 , 新冠病毒的防控自不可松懈;另一方面 , 疫苗跟检测也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 疫苗出来之后 , 防疫前后的检测筛查仍然必不可少 。 ”11月2日 , 深圳某投资机构研究总监蔡玲(化名)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指出 。
在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 ,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阶段后 , 核酸检测能力得到强化 , 检测需求还有一定上升空间 。
- 疫情|青海 复产复销向好 消费市场回暖
-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新冠病例破1200万 6天再增百万病例
- 迪拜|迪拜的一个印度家庭是如何对抗新冠病毒的?
- 债券指数|乐观情绪持续燃烧,国际机构布局“后疫情”机会
- 香港发生第四波新冠疫情 “港版方舱”或于25日重启
- 北京11月22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昨日上海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
-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新冠病例破1200万
- 病毒传播|【财经早汇】1360万蚂蚁战配基金持有人23日起可选择退出
- 疫情|湖北新冠疫情专家李十月逝世,出差途中突发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