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迭变 净值化转型提速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苏长春 发自北京
11月1日 , 刚刚开业满两月的苏银理财旗下首批净值型公募理财产品亮相 , 分别为苏银理财恒源周开放融享1号和融享2号 。 至此 , 全市场已登记的理财子公司产品数量已达2246只 。
Wind数据显示 , 截至10月底 , 已获批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累计达22家 , 其中已成立的数量为17家 。 不难看出 , 自2019年5月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诞生以来 , 这一新兴资管机构发展迅速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从产品供给上看 , 银行理财子公司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 , 偏权益类产品仍然占比不高 。 此外 , 目前仅有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和工银理财3家理财子公司发行了合计5只纯权益类产品 。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产品方面布局缓慢的原因 , 11月1日 , 金融监管研究院资管部总经理周毅钦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尽管今年以来 , 股票市场走出了一波小牛市 , 但近几个月又进入到震荡行情中 , 使得银行理财对权益资产的配置仍会非常小心谨慎 。 ”
“另一方面 , 现阶段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投资方面的人才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 这也是一大掣肘 。 ”周毅钦说 。
银行开启理财迁移
后资管新规时代 , 银行理财子公司承载着母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重要使命 , 对于大部分理财子公司来说 , 首要任务便是完成对母行存量理财产品的迁移工作 。
普益标准发布最新报告显示 , 截至9月30日 , 已有11家银行陆续开启母行产品向理财子公司迁移 , 包括六大国有银行 。 其中 , 工商银行迁移进度最快 , 共迁移7个批次253只产品 , 迁移产品数量居所有银行之首;邮政储蓄银行和建设银行迁移进度相对慢些 , 涉及的产品数量分别仅为2只和1只 。
股份制银行中 , 兴业银行是最早开始迁移的 , 农商行还暂未开始迁移工作 。
随着理财产品迁移工作的有序推动 , 以及自发产品数量越来越多 ,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现也初具规模 。 上市银行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 , 截至上半年末 , 招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和兴银理财的管理规模均已突破2000亿元 。 其中 , 招银理财管理规模最大 , 达2.38万亿元 。
盈利能力上 , 招银理财今年上半年也最吸金 , 赚取净利润达15亿元 , 在披露了上半年经营数据的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排名第一 。
日前 ,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斐韵在研报中指出 ,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利润分化较大 , 首先是因为不同公司之间在产品投资类型、业绩基准、封闭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 。 其次 , 目前理财子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 , 仍在积极搭建投研体系、招募投研人才、探索产品策略 。 投研能力的差异也会反映在理财产品获取超额业绩回报能力的差异上 。
权益类产品待补充
相较于不少公募基金公司成立多年仍难扭亏的窘况 , 依托母行优势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仅在成立元年就大多盈利 , 着实日子要好过许多 。 但不可忽视的是 , 作为资产管理公司 ,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布局结构仍以固收类为主 , 这在外界看来 , 始终缺乏市场竞争力 。
近日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统计梳理发现 , 在已登记的2246只理财子公司产品中 , 固收类产品数量达到1721只 , 占比超过七成 , 而配置部分权益类资产的混合型产品数量仅为520只 , 占比2.32% , 纯权益类产品更少 , 只有5只 。
这5只纯权益类理财产品分别是工银理财旗下的工银财富系列工银量化理财—恒盛配置理财 , 光大理财旗下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阳光红300红利增强、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 , 以及招银理财旗下的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 。
11月1日 , 北京一家中小型股份制银行人士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人才薪酬体系还相对比较固化 , 特别是对于权益类研究和投资的高端其人才吸引力不如公募基金公司 , 这是短期内银行理财子公司难以推出较多权益类产品的核心因素之一 。 ”
- 银行|官宣!贵州一地这两天全部放假!
- 闭环管理下的银行监控系统改造
- 交叉|前富国银行高管因误导投资者而面临SEC指控
- 资金|经济回暖利润修复 机构看好银行业估值回升
- 继续持有|深圳控股:子公司将继续持有恒大地产股权
- 资金|经济回暖利润修复,机构看好银行业估值在2021年迎来拐点
- 罗小胖爱理财|每年花在脸上几万块,不如投资指数基金!这种观点对还是错?
- 罗小胖爱理财|年轻人给自己买保险,是心理安慰,还是真的有保障?
- 限售股|破发股浙商银行迎解禁洪峰,15股东超180亿市值上市流通
- 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 贷款余额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