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察|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批指导性案例

:原题为_上海检察|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批指导性案例。
广州乙置业公司等骗取支付令执行虚假诉讼监督案
(检例第52号)
【关键词】
骗取支付令?侵吞国有资产?检察建议
【要旨】
当事人恶意串通、虚构债务 , 骗取法院支付令 , 并在执行过程中通谋达成和解协议 , 通过以物抵债的方式侵占国有资产 , 损害司法秩序 , 构成虚假诉讼 。 检察机关对此类案件应当依法进行监督 , 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 维护司法秩序 , 保护国有资产 。
【基本案情】
2003年起 , 国有企业甲农工商公司因未按期偿还银行贷款被诉至法院 , 银行账户被查封 。 为转移甲农工商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的资产 , 甲农工商公司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出资 , 于2003年5月26日成立广州乙置业公司 , 甲农工商公司经理张某任乙置业公司董事长 , 其他班子成员任乙置业公司股东兼管理人员 。
2004年6月23日和2005年2月20日 , 乙置业公司分别与借款人甲农工商公司下属丙实业公司和丁果园场签订金额为251.846万元和1600万元的借款协议 , 丙实业公司以自有房产为借款提供抵押担保 。 乙置业公司没有自有流动运营资金和自有业务 , 其出借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甲农工商公司委托其代管的资金 。
丙实业公司借款时 , 甲农工商公司在乙置业公司已经存放有13893401.67元理财资金可以调拨 , 但甲农工商公司未调拨理财资金 , 反而由下属的丙实业公司以房产抵押的方式借款 。 丁果园场借款时 , 在1600万元借款到账的1-3天内便以“往来款”名义划付到案外人账户 , 案外人又在5天内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将等额资金划还给乙置业公司 。
上述借款到期后 , 乙置业公司立即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 要求偿还借款 。 2004年9月6日 , 法院作出(2004)云法民二督字第23号支付令 , 责令丙实业公司履行付款义务;2005年11月9日 , 法院作出(2005)云法民二督字第16号支付令 , 责令丁果园场履行付款义务 。 丙实业公司与丁果园场未提出异议 , 并在执行过程中迅速与乙置业公司达成以房抵债的和解协议 。 2004年10月11日 , 丙实业公司与乙置业公司签署和解协议 , 以自有房产抵偿251.846万元债务 。 丙实业公司还主动以自有的36栋房产为丁果园场借款提供执行担保 。 2006年2月、4月 , 法院先后裁定将丁果园场的房产作价611.7212万元、丙实业公司担保房产作价396.9387万元以物抵债给乙置业公司 。
案发后 , 甲农工商公司的主管单位于2013年9月10日委托评估 , 评估报告显示 , 以法院裁定抵债日为评估基准日 , 涉案房产评估价值合计1.09亿余元 , 比法院裁定以物抵债的价格高出9640万余元 , 国有资产受到严重损害 。
【检察机关监督情况】
线索发现?2016年4月 ,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甲农工商公司经理张某贪污、受贿刑事案件的过程中 , 发现乙置业公司可能存在骗取支付令、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 , 遂将案件线索交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办理 。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 , 与白云区人民检察院组成办案组共同办理该案 。
调查核实?办案组调取法院支付令与执行案件卷宗 , 经审查发现 , 乙置业公司与丙实业公司、丁果园场在诉讼过程中对借款事实等问题的陈述高度一致;三方在执行过程中主动、迅速达成以物抵债的和解协议 , 而缺乏通常诉讼所具有的对抗性;经审查张某贪污、受贿案的刑事卷宗 , 发现甲农工商公司、乙置业公司的班子成员存在合谋串通、侵吞国有资产的主观故意;经审查工商登记资料 , 发现乙置业公司没有自有资金 , 其资金来源于代管的甲农工商公司资金;经调取银行流水清单 , 核实了借款资金流转情况 。 办案组沿涉案资金、房产的转移路径 , 逐步厘清案情脉络 , 并重新询问相关涉案人员 , 最终获取张某等人的证言 , 进一步夯实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