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二战防空秘术,价值十亿美元的秘密装置,英美联合开发的近炸引信( 二 )




顺便提一句 , 高射炮杀伤战机的原理并非是依靠炮弹的点式攻击来完成的 , 而是需要让炮弹爆炸 , 爆炸后产生的大量破片形成的面式杀伤才是对轰炸机最具威胁的攻击 。


所以 , 如何能够开发一种可以让炮弹在接触到目标前的很短的距离内能自行引爆的引信就成为了二战期间各大军事强国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
近炸引信德国在30年代初就曾对类似的引信进行过重点研究 , 不过一直到二战末期他们也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 最后德国科学家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近炸引信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而日本也在同一时期进行过此类研究 , 他们比德国人强那么一点点 , 在战争后期由日本人研制的可实用近炸引信已经非常完善了 , 可惜此时战争已接近尾声 , 日本的近炸引信只在战场上出现过一次 , 之后它就投降了 。


目光转向盟军 , 英国在30年代末期也开始涉足该领域 , 由于雷达技术的产生 , 在前期的研究中英国人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 但随着战争临近 , 加上成本超支和元件微型化的难题等因素影响 , 他们的研制计划受阻 。
近炸引信看似是一个不起眼的装置 , 可研制中的难题不比那些大型武器装备少多少 , 我们从英国人的研究中为近炸引信设定的一些基本要求中就可看出一些端倪来 , 它们包括:
  • 设计一种可以为时速超过800米/秒的炮弹利用光线、磁学或电子反馈机制来引爆的非接触式引信;
  • 电子装置必须要足够的小 , 使其能够放置在仅有几英寸长短的炮弹内;
  • 同时还需开发出功率和耐用性强的电池来为炮弹内的电子装置供电 , 并且其可耐受的温度范围需在100℃至-50℃之间;
  • 这种引信的强度必须足够强 , 可以承受住超过20G的加速度以及每秒500转左右的离心力;
  • 该引信必须足够的安全;
  • 适合大规模生产 , 成本须足够低廉等 。
类似的要求若放到现在来看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 , 可各位需要了解研制此类装置的年代 , 40年代初 , 雷达刚刚问世不久 , 电池小型化技术基本就没有 。 能让德国人放弃的技术 , 其开发难度可想而知 。


英国人的概念已出 , 他们的想法就是要把类似于小型雷达的装置安装到小小的炮弹内 , 利用雷达机制来完成近炸引信的研制 。
但他们自己所能做到的也就是到这一步为止了 , 剩下的工作就并非是简单的依靠几个科学家在实验室内想一想、试一试就能轻易完成的了 。
于是大不列颠人想到了美国 , 此时美国已经参战 , 和英国人站到了同一战线内 。


英国人出技术、美国人搞研发 , 最终两国联合搞出了近炸引信1940年9月 , 英国人携带着包括雷达、喷气式发动机、陀螺瞄准器、潜艇探测装置、自密封油箱、原子弹以及近炸引信等多项先进技术找到了美国 , 他们希望可以利用技术来换取美国在战争中对英国最大程度的支持 。


对于这位“前主人”的到访 , 美国人还是非常开心的 , 毕竟美国参战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 能够借此机会换取英国如此多的先进技术还是不虚此行的 。 因此双方一拍即合 , 英国出技术、美国出资金和人员 , 前面帮着打仗 , 后边帮着搞研究 。
关于近炸引信的研究 , 美国人为这个团队调拨了大量顶级人才 , 加之该国强大的国力 , 最终在参考了英国人的技术后 ,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erle Tuve带领 , 第一款使用微型无线电发射器和带有放大接收器的近炸引信诞生了 。
该引信的工作原理大致为:
炮弹被发射后 , 内置其中的发射器开始连续发出无线电信号 , 当信号从移动的目标上反弹回来后 , 接收器就会接收到这个信号 , 其强度随着炮弹接近目标距离而增加 , 一旦接收的信号强度超过某个阈值 , 它就会激活闸流管触发器 , 并释放电容器中积累的电荷 , 电荷触发电雷管最终引爆炮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