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这台晚会上,见证浦东速度和高度,更读懂浦东温度

:原题为_周到|这台晚会上,见证浦东速度和高度,更读懂浦东温度。
【周到|这台晚会上,见证浦东速度和高度,更读懂浦东温度】施欣慧 , 上海唯一一支女子交警队成员 , 每天 , 她从世纪大道的这头走到另一头 , 用脚丈量土地 , 守护这条5.5公里长的大道 。
茅昳磊 , 出生在沪东路 , 如今又成为沪东新村街道的社区工作者 , 他亲眼见证着小区旁的稻田和低矮平房 , 变成了如今的高楼林立 。
王道雨 , 资深张江男 , 他的事业在这里起步 , 也在这里腾飞 , 去年更被福布斯中国评为30岁以下精英 。
他们的背后 , 有一个共同的数字——1990 。 他们出生的那一年 , 也是浦东拔节生长的新起点 。
这些“而立浦东”的同龄人 , 见证着黄浦江东岸的这片土地从曾经的一片荒芜到如今的鳞次栉比 , 如今又汇聚一堂 , 在各自记忆中的马路前 , 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关于浦东的独家记忆 , 也送上了对“而立浦东”的深情祝福 。
这是《勇立潮头——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上 , 一个特别而暖心的节目——《致而立的你》 。
这台晚会将于11月13日晚8点档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 ,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 。
“城市建设需要什么?肯定是人 , 所以我们从各行各业找了一些有认知度的代表、一些普通人的代表 , 多层次地反映为浦东建设做出贡献的各种人 , 而且是年轻人 , 体现活力 。 ”让传奇背后的普通人和弄潮儿 , 成为这个宏大主题晚会的主角 , 是晚会总导演赵蕾选择的独特切入点 。
就连晚会的开场 , 都从一户浦东人家的饭桌讲起 。
墙壁上的日历定格在1990年4月18日 , 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响起 , 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的新闻出现在大屏幕上 。 他们侧耳倾听 , 兴奋议论 , “以后这里将是高楼大厦 , 生活会越来越好!”
浦东开发开放的30年 , 对于每个身处时代大潮中的个体而言 , 也是实现价值与梦想的30年 。 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传奇浦东 , 背后离不开他们的披荆斩棘 。
“以前小区旁边是一片稻田 , 出门所见是低矮的平房 , 出去交通很不方便 。 现在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了 。 ”在少不更事的年纪 , 茅昳磊从家里看着东方明珠塔一步步建成、投入使用 , “现在附近高楼林立 , 一不小心就看不到东方明珠了 。 ”
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企工作的他 , 在2017年毅然放弃了这份工作 , 成为沪东新村街道船舶居民区的一名普通社工 ,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 而我所辖的小区居民 , 不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 ,尽管事务繁多 , 但工作时特别有归属感和亲近感 。 ”茅昳磊说 。
和生于斯长于斯的茅昳磊不同 , 落户浦东张江的卓道医疗创始人/CEO王道雨 , 16岁从外地来到杨浦读大学 , 大三那年 , 他开始了每天乘坐公交和地铁往返“通勤”的实习期 , 这里浓厚的科技氛围、高精尖的创新技术、优秀的青年人 , 无不给予他视野和眼界上的提高和刷新 。
“毕业后 , 要去到张江工作!”这个想法从那时起在他的心里强烈涌动 。 2017年他将自己创业的公司搬入了张江 , 自此成为一名实至名归的“张江男” , 公司也从此进入了快车道 , “张江给了我们底气 , 可以立足上海放眼全球 , 也给我们更高的格局 , 有底气去憧憬未来的空白 。 ”王道雨说 。
2014年加入女子交警大队的施欣慧 , 看着一旁的上海中心一点点拔高 , 成为上海之巅 , 成为最美天际线 。 警员的工作有时需要上夜班 , 在她看来 , 上海最美的夜景就在浦东 , 而浦东的夜景正是其30年开发开放的例证 。 “而立浦东 , 前面的30年我参与了一部分 , 希望未来30年也能和浦东一起成长 。 ”
这些平凡而暖心的故事 , 让人看到了速度与高度之外的“浦东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