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 助推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

城市大脑驱动智慧交通 , 让出行更便捷;智慧社区应用人脸识别系统 , 让业主刷脸回家;智能天网系统 , 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近年来 ,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提速 , 数字化“智理”已融入了百姓日常 , 成为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
深植互联网基因的浙江省杭州市 , 在善用大数据 , 提升智慧治理能力上有哪些秘诀?日前 ,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调研团走进杭州 , 实地调研这座“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之城 。
城市会思考 治理更高效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 。 大数据时代 , 为城市装上“大脑” , 既能让城市“耳聪目明” , 更能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 杭州城市大脑建设 , 为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和治理注入了全新动能 。
看病一刻钟 , 排队找车位1小时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的浣纱路曾经常年拥堵 , 前来排队就诊的车辆总是排起长龙 , “停车难”让不少车主饱受苦恼 。
2019年夏天 , 转机来了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杭州城市大脑共享数据资源 , 打破医院和周边商场之间的泊位“孤岛” , 将泊位由医院内的127个扩展到周边500米半径圈内1293个 。 路口还设置了8块停车引导屏 , 实时显示医院周边停车指数及各停车场的剩余泊位 。
如今 , 医院门口的车辆有序通过 , 排队看病的“长龙”消失了 , 文明出行已然成为自觉 。
2016年 , 杭州市率先提出建设城市大脑 , 并以交通治理为突破口 , 打通政务、社会数据资源 , 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2017年 , 城市大脑1.0版本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 , 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了15.3% 。
2018年 , 城市大脑的管辖范围扩大了28倍 , 信号灯优化1300个 , 每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区域扫描 , 处置效率提高了9倍 。
2019年 , 城市大脑3.0版本发布 , 扩容至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
从“治堵”到“治城” , 城市大脑为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带来新契机 。
文旅系统 , 解决“慢”的痛点 。 通过数据多维融合 , 实现10秒在线找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自助入住酒店 。
停车系统 , 解决“等”的痛点 。 接入84.8万个停车泊位实时数据 , 实现69.96万个泊车位“先离场后付费”功能 。
医疗系统 , 解决“烦”的痛点 。 在全市252家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先看病后付费 , 医后最多付一次” 。
【智慧赋能 助推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
“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 , 得益于城市大脑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赋能 , 杭州迈上智慧城市建设新征程 , 这座流动的“数据王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
城市更文明 服务更便民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 , 能否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 考验着基层治理能力 。 “枫桥经验”是浙江的传家宝、金名片 。 进入新时代 , “互联网+”让“枫桥经验”这棵常青树在浙江大地上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
2年前 , 杭州市民袁先生因琐事与同学梅某发生冲突 , 被梅某殴至轻微伤 , 但赔偿事宜一直没谈拢 , 后两人失去联系 。 今年6月 , 通过“一码解纠纷(诉讼)”平台 , 双方在线调解 , 达成赔偿协议 。
“一码解纠纷(诉讼)”平台是杭州市滨江区上线的矛盾纠纷受办一体化平台 。 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 支持线上调解、线下调解的在线预约 , 建立线上调解室 , 为当事人和调解员提供语音、图文、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 , 实现“随时调、随地调、随手调” 。
“传统的调解工作都是以当面调解为主 , 电话调解为辅 , 空间距离造成调解难问题影响了工作推进 。 ”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华立军说 , “一码解纠纷(诉讼)”平台为当事人打开了线上调解的通道 , 降低了当事人维权成本 , 百姓愿意调解的积极性明显变高 , 同时缓解了法院办案压力 , 提升了诉源治理质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