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涓涓细流润心田——全国文明家庭以好家风促社会和谐
:原题为_新华网|涓涓细流润心田——全国文明家庭以好家风促社会和谐。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涓涓细流润心田——全国文明家庭以好家风促社会和谐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铮、王斯班、齐雷杰
小家相亲相爱、邻里守望相助、大家和谐共处 , 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 , 家庭似涓涓细流 , 滋润着家庭成员、邻居朋友 。 采访人员近日走进辽宁、湖北、河北的文明家庭 , 倾听他们讲良好家风、讲志愿服务、讲文化传承 , 各地文明家庭正以小家庭的和睦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
和谐小家涌动源源不断正能量
生活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建南社区的全国文明家庭郭普林、靳国芳老两口都已年过八十 , 但他们的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实 。
被称为“雷锋奶奶”的靳国芳自1992年退休后 , 志愿为社区居民服务28年 , 从照顾困难家庭、调解邻里纠纷、为小区加装天然气管道、协调规划小区停车位 , 到成立政策法律宣传、环境卫生、空巢老人帮扶等11支服务队 , 靳国芳“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已成为石家庄响亮的品牌 。
从不关机的“大靳热线”持续火热 , 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 。 老伴儿郭普林不仅主动担起了全部家务 , 而且还做起了妻子的助手 , 被大家戏称为“五大员”:炊事员、保洁员、接线员、照相员、驾驶员 。
靳国芳28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是对儿孙最好的言传身教 。 孝老爱亲、友善睦邻的淳朴家风在一次次为他人服务中得到传承 。 晚辈们工作、学习之余 , 也热情投入到靳国芳“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中 , 三代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
靳国芳说:“我们大家庭常年坚持家庭聚会 , 每逢周末、节假日 , 儿女们就带着我们老两口去春游、采摘、泡温泉、看文艺演出 , 有时在家中唱歌、打扑克牌……大家庭在充分沟通中相亲相爱、互谅互助 , 更加和谐 。 ”
邻里守望温暖更多的人
75岁的全国文明家庭成员、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居民余洪芝 , 18年来每天走家串户 , 把收集的民情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 攒下16本日记 , 被人们称为“日记婆婆” 。
一次社区走访中 , 罗汉清老人的女儿告诉余洪芝 , 父亲中风后左边手脚无力 , 每次进出楼栋门口 , 下台阶时可以慢慢挪 , 但上台阶时没扶手 , 只能用肩膀靠在墙上借力 。
“儿女由于要工作不能天天陪着 , 心里头挂念着父亲 , 让人心酸 。 ”余洪芝说 , 她将这件事写进日记本后 , 就开始琢磨 。
余洪芝的老伴黄道银是钳工 , 两人就自己动手买来材料 , 在台阶上装上不锈钢扶手 。 “没花多少钱 , 但能让罗汉清轻松上下楼 , 子女放下忧心 , 这比什么都值 。 ”
在余洪芝影响下 , 家里三代人都成为铁杆志愿者:老伴每天义务巡逻 , 给花草浇水 , 清洁楼道;媳妇热心调解邻里纠纷;年幼的孙子是社区最小的楼栋长;余洪芝和儿子在社区设立“余婆婆治安岗” , 在社区巡逻 。
“我家无以为宝 , 志愿服务日记本就是我的传家宝 , 我要把这些日记本传给儿子、孙子 , 让志愿精神成为家风 , 代代相传 。 ”余洪芝说 。
如今 , 百步亭社区已有40多个家庭参加了余洪芝倡导成立的“贴心关爱服务队” , 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社区新风尚 。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文化已成为百步亭社区独特的风景线 。
在文化传承中振奋精气神
走进大连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西兰旗村文化大院 , 500多平方米的民乐排练室、综合训练室干净敞亮 , 整齐地陈列着各种民族乐器 。 这都是全国文明家庭——温福珍家庭自掏腰包为村里置办的 。
77岁的温福珍是满族民间文化“棒棒舞”的传承者 。 10多年前 , 她看到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富了 , 但文化生活却一片空白 , 记忆深处的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 她就下决心通过“棒棒舞”让农村人的精气神提上来 , 让大家看看农村人的幸福和喜庆 。
- 大众网 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成立
- 新华网客户端|外交部:加方做法欲盖弥彰,孟晚舟案加方证人拒绝出庭作证
- 新华网客户端|中方:美方所谓“受害人”实际是“百名红通人员”徐进、刘芳
- 新华网客户端|任何国家都有输入或未被发现病例风险,世卫称新冠病毒在中国传播水平极低
- 新华网客户端|你贡献了几件?,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700亿件
- 天威诚信 SSL握手协议不清楚?vTrus为你讲解其详细流程
- 新华网评:以更加看得见的公平正义提亮法治“底色”
- 新华网智能厨房系统首次亮相高交会 人工智能再添新案例
- 新华网|15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15日正式签署该协定
- 新华网|新华国际时评:签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迎来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