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双循环,外贸供应链路在何方?
按一年计 , 刚刚落幕的第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高达72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93亿元) , 比上届增长2.1% 。
“很多外资企业意识到 , 双循环不是封闭的 , 中国重视外商投资的机会 。 ”冯氏集团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家敏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表示 。 冯氏集团主要为消费品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服务 , 核心业务涵盖贸易 , 物流 , 分销及零售 。 该公司以出口贸易起家 , 见证了珠三角地区蜕变为当今世界生产及贸易重地之一的历程;如今则致力于服务国内外品牌挖掘中国新家庭市场的内需潜力 。
【中国|疫情+双循环,外贸供应链路在何方?】在张家敏看来 , 市场是敏锐的 。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 , 全球经济及供应链皆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战略 , 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文章图片
张家敏在进博会
“双循环的提出 , 就是要让国内生产方尽快实现内外贸易一体化 。 ”张家敏说 , 出口转内销虽然很难 , 但这将是外贸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
从出口到内销
进博会结束后 , 部分外贸企业又一次拿到了海外订单 。 但张家敏注意到 , 经历了疫情冲击后 , 许多出口制造商希望开拓国内市场或增加内销比例 , 以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 。
“企业在研究 , 双循环下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和广阔市场 。 ”张家敏说 。 过去中国企业加入“全球大循环” , 更多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即 , 进口外国零部件 , 利用本地劳动力生产 , 再运至海外销售 。 如今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加大国内市场开发 , 之后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开放市场引进更多外部资源 。
事实上 ,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 外贸企业也意识到仅靠出口市场并不能做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 但进入国内市场也不容易 , 经验表明 , 出口型企业还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
比如在商业模式上 , 出口贸易通常采用订单制 , 根据买家提供的要求负责生产即可 , 而内销一般需要工厂现提供产品样品 , 买家再根据需求购买货品 , 这要求工厂具备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 , “制造商最好对供应链下游的环节如销售、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都有好的掌握 。 ”
张家敏举了个例子:过去冯氏集团接到的订单内容包括生产标准、工序、原材料、成本控制等等 , 但如今 , 外贸企业进入国内销售环境 , 更需要扩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 踏足之前未曾涉及过的设计、品牌推广、销售、营销等领域 , 才能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拥有自己的消费者群体 。
另一个问题在于 , 出口型企业如若转向国内市场 , 还需取得内销资格和法人地位 , 同时熟悉国内标准 , 包括标签、测试和认证要求 。 每一项要求背后都要求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 生产符合国内消费者喜好的产品 , 同时满足一系列测试、标签和认证标准 。
“归根到底 , 出口转内销的根本问题是 , 出口贸易和内销的商业本质不同 , 这意味着 , 在转型之路上他们不能期望短时期内一定有利润或是回报 。”
制造业也需腾笼换鸟
除了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 , 事实上 , “中国制造”也在进行变革 。
进博会上 , 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发布的《双循环报告-内外贸一体化》中提到 , 加工贸易占到中国当年整体贸易量的50%以上 , 2019年则降至约25% 。
“过去几十年 ,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出口和投资拉动 。 ”张家敏说 。 比如 , 过去十年 , 重心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拉动 , 发展较为平衡 。 当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无疑 , 需要提升其在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地位和参与度 , 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 疫情|青海 复产复销向好 消费市场回暖
- 公司|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涨0.33%
- 零本数码德国工业领域的巨无霸,在中国“扎根”147亿,一年净赚327亿
- 经济|洪灏:提高劳动者收入,是中国避免西方衰退陷阱的关键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有望替代塑料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 从月球“抓把土” 看看她的“芳龄”
- 暴走通信 2021年网内新增5G手机2亿部,中国移动:大手笔投入
- 科技圈 搭建全新 SIM 卡开放生态,中国移动产品创新开放合作论坛
- 暴走通信 移动云迎来大爆发,中国移动钱岭:“云改”第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