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提高企业获得感:用中间组织疏通政企“堰塞湖”

前段时间 , 笔者有感而发 , 撰写了《 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摆脱对少数关键企业的依赖》(2020-09-30 , 澎湃商学院)一文 。 其中提到 , 营商环境内生于地区的发展模式 。 在短期内要改变一个地区沿袭了多年的发展路径是十分困难的事 , 那么在较短时间内又该如何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呢?
对于绝大部分非沿海城市而言 , 即使想要推进这项工作 , 其实也面临很多现实的约束 。 例如 , 不少企业家告诉笔者 , 沿海发达地区财政宽裕 , 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监管比较包容 , 这是那里的企业觉得营商环境好的重要原因 。 可是 ,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财力 。 又如 , 一些发达地区的公务员收入不低 , 他们犯错误的机会成本很大 , 所以那里的公务员行为更加规范 , 但这又落入到很多地方财政收入吃紧的老问题上 。 那么 , 对于绝大部分经济发达程度还欠佳的城市而言 , 在有限的财力支持下 , 如何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更容易生存和发展呢?
笔者近期开展了多期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问卷调查 , 试图从中寻找部分答案 。 在对问卷结果的整理以及数十次企业调研内容的梳理中 , 笔者发现 , 目前非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三个难题:
第一 , 企业难以获取政府的信息 , 特别是各种政策信息;
第二 , 企业即使可以获取政策 , 也缺少能力进行政策匹配 , 即企业无法解读政策;
第三 , 企业在遇到困难时没有与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 , 不知道找哪个部门、通过什么渠道解决问题 。
这三个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获得感不强 , 对地方营商环境的评价产生负面影响 。
【企业|提高企业获得感:用中间组织疏通政企“堰塞湖”】一、中小企业获取信息难
在信息获取上 , 企业的能力远低于笔者的预期 。
在2020年4月和5月的两次企业调研问卷中 , 笔者都询问了企业没能享受政策优惠的原因 。 4月份有30.83%的企业认为信息渠道不顺畅是无法享受政策优惠的主要原因 。 5月份的调研中 , 约33%的小微企业(20人以下的企业)不知道各类金融政策 。 20人以上的企业除了在中小企业纾困资金政策上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小微企业 , 对其他金融政策的知晓率与小微企业差异不大 。 财税减免政策方面 , 虽然知晓率比金融政策略高 , 但是仍有超过20%的小微企业和20人以上的企业不知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一优惠政策 。
事实上 ,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 , 政府对各项政策的宣传是比较到位的 。 政府各大门户网站、公众号、短信平台轮番宣传纾困惠企政策 , 也制作了非常易于查询的政策汇编电子文档 , 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进行了多次推送 。 但是从多次企业调研的情况来看 , 都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自己无法获取政策信息 , 导致难以享受优惠 。
可能有观点认为 , 这是企业获取政府信息的能力太差 。 但如果该逻辑成立 , 那么应该能观察到大型企业中出现这一问题的比例远低于中小微企业 , 因为大型企业有实力雇佣专人来搜集、跟踪政策信息 。 但是笔者调研的结果却显示:在大中小规模的企业中 , 都有30%左右的企业认为“政策宣传不足 , 难以即使获取政策信息”是导致无法得到政策优惠的主要原因 。 这充分说明 , 企业无法获取政策的根本性原因很有可能与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无关 , 而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相关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 企业每天都通过各种途径被动的接收很多信息 , 但是否可以主动地把对企业有用的信息甄别出来 , 一方面需要企业对政策有持续的关注 , 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有对政策的敏感度和解读政策的能力 。 然而 , 调研的结果充分说明了不少企业并不具备这些能力 。
二、企业解读政策能力不足
在笔者7月份的企业调研中 , 有40.63%的企业认为“缺乏政策匹配 , 找到合适企业政策的成本大”是导致企业获得感不强的重要原因 。 在20人以下的企业中 , 选择了该选项的企业比例为38.58% , 20-100人的企业中该比例为46.76% , 100人以上的企业中该比例为44.44% 。 这一结果也表明 , 企业解读政策的能力并没有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增强 。 因此 , 企业难以解读政策信息的核心问题可能在于政策文件的可读性不高、可操作性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