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中芯国际下调资本开支,称美国禁令影响可控

受益于市场强劲需求 , 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第三季度业绩再创新高 。 不过 , 在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出台一系列禁令的背景下 , 中芯国际上下游均受到影响 , 并下调资本开支 。 在最新财报会上 , 中芯国际声明称 , 出口管制影响可控 , 会持续评估影响 。
上调全年收入增长预期
11月11日晚间 , 中芯国际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 报告显示 , 该公司当季营收达人民币76.38亿元 , 同比增长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16.94亿元 , 较上年增加105.5% 。
“三季度公司收入继续创新高 , 全年收入增长预期上修为23%到25% , 全年毛利率目标高于去年 。 ”在12日举行的财报会上 , 中芯国际CFO高永岗表示 , 客户需求强劲、订单饱满、晶圆平均价格环比增长是三季度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指出 , 中芯国际的产能在第三季度总体上延续了今年以来的高利润率 , 三季度公司各厂都满载运营 , 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 成熟应用平台需求一如既往强劲 , 来自于电源管理、射频信号处理、指纹识别 , 以及图像信号处理相关收入增长显著 。 从应用市场看 , 5G手机的快速置换以及疫情期间居家工作和学习习惯的改变引发了互联网和消费产品需求的迅速成长 。
“我们预测第四季度将延续前三季度的走势 , 维持CIS图像芯片、图像信号处理器、射频物联网、BCD电源管理以及专用存储器的强劲需求 , 在40纳米、65/55纳米以及0.15微米、0.18微米工艺节点上的产能缺口依然较大 。”赵海军预计 , 从产业格局和客户需求看 , 到明年上半年 , 整个行业的成熟产能都将比较紧张 。
在先进制程方面 ,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表示 , 14纳米在去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 , 良率已达业界量产水准;第二代先进工艺N+1稳步推进 , 正在做客户产品验证 , 目前进入小量市场 , 产品应用主要为高性能运算 。 “第二代技术平台以低成本客制化为导向 。 第二代相较于14纳米 , 性能提高20% , 功率减少57% , 逻辑面积减少63% , 集成系统面积减少55% 。 ”
中芯国际第三季度的亮眼成绩也离不开其重要客户华为 。 美国对华为的出口禁令迫使半导体产业链在9月15日前优先供应华为 。
今年5月15日 , 美国商务部升级出口管制规定 , 要求使用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外国企业再向华为或海思等关联公司供应芯片时需要在进出口时申请许可证 。 同时 , 为了避免对半导体设备公司及晶圆厂的冲击 , 美国也留出了120天缓冲期 。 9月15日后 , 台积电、中芯国际都无法继续为华为代工 。
赵海军称 , 中芯国际第三季度比较特殊 , “某客户有交付产品的最后期限 , 因此我们必须放慢某些非紧急性产品的生产 , 并在第三季度完成该客户的需求 。 ”他指出 , 中芯国际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生产 。
“出口管制影响可控”
在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出台一系列禁令的背景下 , 承担半导体国产化重任的中芯国际在上游设备材料供应和下游客户导入方面均受到一定影响 。 不过 , 中芯国际称 , 影响可控 。
中芯国际10月公告称 , 知悉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确实已经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向部分供应商发出的信函 。 信函内容显示 , 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 , 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 , 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
【禁令|中芯国际下调资本开支,称美国禁令影响可控】11月12日 , 中芯国际再次强调 , 作为代工企业 , 公司面向海内外多元化客户 , 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经营地法律 , 合法合规经营 。 “我们与供应商、客户及相关机构保持积极的沟通 , 全面评估美国出口管制对公司生产与运营的影响 。 目前公司正常运营 , 短期内出口管制对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 但影响可控 。 公司会继续跟进此事 , 并持续评估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