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金融研究院为什么说开放银行的终局不是科技


_本文原题:为什么说开放银行的终局不是科技
苏宁金融研究院为什么说开放银行的终局不是科技
本文插图
【苏宁金融研究院为什么说开放银行的终局不是科技】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 ,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
最近半年来 , 开放银行的概念降温不少:一方面是没了新鲜感 , 讲来讲去还是那些东西 , 失去了传播效应;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公认的标杆 , 没见谁做得特别成功 , 失去了市场号召力 。
从金融与场景融合的内涵看 , 开放银行是必然趋势 , 问题是 , 趋势从来不等于趋势近期会实现 。 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 , 以至于在初期兴奋过度、投入过度 , 短期看不到希望又轻易放弃、另寻他途 。
开放银行属于新形势下生产生活大生态重新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 , 而任何“活生态”的建设都是复杂的、曲折的 , 要在时间的反复检验中逐渐成型 。
终局视角下的开放银行
价值投资者非常推崇查理·芒格的一句话 , “要朝前想、往后看 , 反过来想 , 总是反过来想 。 ”
反过来想 , 即逆向思考 , 是一种终局思维:知道未来什么样 , 才能确定现在该做什么 。 一如芒格所说 , 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 , 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
在投资领域 , 成熟的投资者非常看重商业模式 , 这也是终局思维的体现:如果商业模式带有赢者通吃属性 , 最好只押注第一名;如果商业模式是“剩者为王” , 比谁活的久 , 最好押宝有经验、稳健经营、基础扎实的团队 。
那开放银行的终局是什么呢?
一般解读倾向于以科技为主线 , 通过梳理“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网络银行”、“开放银行”等发展阶段 , 强调不同阶段的演化主要由科技驱动 。 据此展开的逻辑推论 , 便是谁掌握了科技 , 谁就掌握了银行业的未来 。
科技驱动没有错 , 但用户需要的始终是金融服务 , 科技仅与用户体验相关 , 所以 , 开放银行的终局不是科技 , 而是科技驱动下的全新金融服务体验:
中长期看 , 这种体验是无处不在的极简服务 , 突出的是无界 。 在物联网、5G、区块链的加持下 , 这种无界可能突破了我们当前的想象边界 , 这里不做无谓预测 。三五年内 , 我们则可以有把握地说 , 开放银行的路径仍将围绕银行服务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展开 , 确保用户在主流场景中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 。所以 , 现阶段讲开放银行 , 还不能脱离场景金融的实践范畴 。 无论是在APP内自建生态 , 还是积极走出去 , 本质上都属于金融机构与场景方的互动 , 以便在不同维度上实现金融与场景的融合 。
绕不开的场景
最近一两年 , 开放银行给人的感觉是银行在唱独角戏 , 片面强调开放了多少接口 , 连接了多少场景 , 把API当成了KPI , 重数量不重质量 , 重输出不重运营 , 结果自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 银行自说自话强调成绩突出 , 但用户和市场均缺乏感知 。
由于涉及到金融机构与场景方的互动 , 开放银行不只是银行一方的事 , 需要场景方的积极互动与深度参与 。 但场景方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 至于原因 , 很大程度上在于银行不具备支撑生态的能力 。
在一个生态网络中 , 贡献与位置成正比 , 占据核心位置的人对应着最大的贡献 。 银行发力开放银行 , 自然想要占据核心位置 , 但做不出核心位置对应的贡献:
一方面 , 银行的API接口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属于低频业务(高频的支付业务掌握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手中) , 而各类生活场景属于高频业务 , 低频对高频 , 银行缺乏话语权;另一方面 , 很多银行坐拥千万级甚至亿级用户 , 但用户并不活跃 , 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 , 也不能靠用户规模翻身 。结果就是 , 场景方主动做金融业务 , 推动金融与场景的融合 , 效果很好 , 诞生了很多巨头;但当银行反过来布局场景 , 走开放银行之路时 , 便是雷声大、雨点小 , 难见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