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一粥唤善念,一画慰平生 他投身慈善28年捐款近500万元( 二 )


在秦国云的办公室隔壁 , 有一间专门的屋子被用来存放证书 , 一排排的证书、奖杯展示着他这些年的慈善“成绩” 。 秦国云说 , 这些证书和奖杯在他看来都是一个又一个的爱心故事 , 能证明他这些年是怎么一路走来的 。 采访人员观察发现 , 这些证书和奖杯中 , 有很多就与捐资助学有关 。 其中一个写着“捐资助学泽惠后人”的证书秦国云格外珍视 , “当时我捐助了3个大学生 , 上马、红岛和胶州各一个 , 都是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 , 当时一年给一个孩子5000元助学金 , 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 ”秦国云说 , 虽然他是在帮助这些孩子 , 但他的收获不比孩子们小 。
从证书上的这八个字里 , 秦国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 2010年 , 他在城阳惜福镇开办了一家幼儿园 , 几年后又在夏庄开办了一家分园 , 接收了周边数百名孩子入园就读 。 “开办学校不是为了挣钱 , 相反 , 这些年学校一直不赚钱 。 ”秦国云说 。 原来 , 在这两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幼儿园里 , 免费接收了十几名家庭困难的外来务工子女 , 学校不仅对这些孩子提供免费的教育 , 还提供午餐 。 秦国云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 , 若按照每个孩子一年入园费用一万元左右计算 , 这十年来 , 他为这些困难家庭的孩子就节省出了上百万元的支出 。 虽然是“赔本买卖” , 但他却感觉很安心 , 很有成就感 , “为教育支出 , 花再多钱也甘心 。 ”秦国云说 。
感动
自闭症孩子送的一幅画“足慰平生”
除了这些孩子外 , 秦国云的幼儿园里还有十几位特殊的孩子 , 他们是“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 。 “这些年做慈善 , 我帮助过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庭 , 深刻了解他们的艰难和痛苦 , 所以我就敞开校门 , 让这些孩子能跟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 , 一起玩耍 , 在同龄人的影响下 , 帮助他们康复训练 , 回归正常生活 。 ”秦国云说 , 在这些孩子中 , 有一个名叫“亮亮”(化名)的自闭症孩子让他印象格外深刻 。 “孩子刚上一年级 , 在绘画作业中画了一家人的画像 , 除了爸爸妈妈外 , 旁边还画了个浓眉毛的‘爷爷’ , 那就是我 。 ”秦国云笑着说 , 这幅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感动 , “甚至可以用‘足慰平生’来形容我的感受了 , 这些年的慈善没有白做 。 ”为此 , 他特意把这幅画摆放进了荣誉室显眼的位置 。
“这个孩子的老家是外地的 , 当时孩子父母听说我的幼儿园可以接收自闭症孩子一起读书 , 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城阳 , 想要给孩子报名入园 。 ”秦国云介绍 , 他经了解孩子母亲杨女士得知 , 为了给亮亮治疗康复 , 多年来 , 一家人不仅花光了积蓄 , 还欠下了不少外债 , 实在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进入到特教机构做康复治疗 。 看着孩子单纯的眼神 , 看到孩子母亲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 , 秦国云当即同意孩子入园上学 , 并免除了孩子的费用 。 不仅如此 , 为了方便杨女士照顾儿子 , 秦国云还给她在幼儿园提供了一份工作 , 让全家能有维持生活的收入 。
“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秦爷爷’ , 现在孩子已经从幼儿园毕业 , 顺利升入小学一年级读书了 , 状态也非常好 , 在学校里没人把他当成特殊的孩子对待 。 ”杨女士感激地说 , 亮亮能一步一步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上 , 离不开秦国云的慷慨相助 , “好人有好报 , 我在幼儿园会精心照顾好其他孩子 , 这样才能回报他 。 ”杨女士说 。
接力
一人做慈善 , 全家当队友
当年从老人手中接过一碗雪中送炭的小米粥、红糖水 , 秦国云也接下了将爱散播的爱心接力棒 。 投身慈善公益28年来 , 秦国云为洪灾、地震、助学、敬老等捐出的善款已近500万元 , 55岁的他仍抱有一腔公益热忱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些年来捐出万贯家财的秦国云一家 , 至今仍住在狭窄小巷的四间平房小院里 , 面对别人的种种不解 , 秦国云一家显得很坦然 。 “与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相比 , 今天的生活非常好了 , 只要心里有爱 , 只要心里装着更多的困难群体 , 住不住楼房不重要!”秦国云的妻子秦菊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