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王静:精进!精进!做患者生命中的承重墙( 二 )


王静(右二)团队在查房
锲而不舍 只愿每一个生命都不被辜负
在采访中 , 王静将重症医学科形象地比作战场 , 将每一次抢救比作战斗 。 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 , 但王静却从不轻言放弃 , 在她看来 , 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必须抱有这样的信念:我的患者一定能从这里活着走出去 。
“重症医学科医生的确非常累 , 精神高度紧绷 , 新技术层出不穷 , 但当你每天面对着一个个生命垂危的患者 , 一个个痛苦的家庭时 , 你就不会觉得累了 , 因为你工作的背后是鲜活的生命和无数家庭的幸福 。 ”近年来 , 王静在脓毒症诊治、重症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和重症营养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 , 踊跃参与高层次课题基金任务的竞争 , 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 。 在研究中 , 王静在国内外首次利用新一代代谢组学分析技术 , 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存在的与脓毒症感染病原体和预后结局相关的特异性代谢特征 , 为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
“很多人说重症医学科医生必须承受得了失败 , 但在我看来 , 锲而不舍才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 。 ”在王静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 , 不放弃每一位患者成为了她全力以赴的最大动力 , 也让她一次次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
曾经 , 王静接诊过一位30岁的男性患者 , 该患者患有急性白血病 , 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不幸出现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迅速导致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 , 该病为异基因移植的严重并发症 , 患者病情已达Ⅳ级 , 病死率几乎为100% 。
在很多人看来 , 这位患者已经没有希望了 , 但王静却仍然没有放弃 , 在充分分析患者病情后 , 王静带领同事给予了该患者血浆灌流串联胆红素吸附、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肝肾替代等治疗 ,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 , 奇迹终于出现了 , 患者的各项指标开始好转 , 并最终转危为安转入了普通病房 。
“这位患者很年轻 , 也是家里的顶梁柱 , 为了给他治病 , 家里已经倾其所有 , 但患者的父母、妻子始终没有放弃 , 作为医生 , 我们更没有理由放弃 , 有的时候 , 我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就来自于患者、来自于家属 。 ”王静对记者说 。
不放弃每一位患者 , 这是王静给自己定下的职业底线 , 而想要做到它 , 就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 , 就必须要勤于总结思考 , 并勇于进行临床实践 。
几年前 , 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被紧急送往重症医学科 。 该患者不明原因的高热昏迷、呼吸衰竭、全身癫痫的症状让王静感到蹊跷 , 她心中暗暗觉得患者的致病原因不简单 , 因此 , 王静迅速为患者寻找病原 。 很快脑脊液二代测序回报 , 患者体内有猪疱疹病毒Ⅰ型 , 诊断为伪狂犬病病毒脑炎(猪疱疹病毒脑炎) 。 人感染猪疱疹病毒(PRV)的报道 , 由张文宏教授于2017年首次在报告 , 在国内属于极罕见病例 。
“当时我们完全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经验 , 可参考的文献资料也很少 , 为了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治疗 , 我们尝试了很多办法 。 ”王静告诉记者 , 由于确诊及时 , 为患者治疗争取了时间 , 而在整个过程中 , 团队的治疗方案与理念也都经受住了考验 ,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 , 患者转危为安 , 而该病例也是烟台地区首例伪狂犬病病毒脑炎病例 。
“在重症医学科 , 匹夫之勇是没有意义的 , 想要力挽狂澜最需要的是扎实的技术、冷静的头脑和多学科的配合 。 ”王静坦言 ,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 , 自己不断精进的动力全部来自于患者 , 自己拼尽全力 , 患者转危为安 , 这种关系 , 让自己和患者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 也让治疗有了温度 。
王静(左二)团队业务学习
无微不至 只为给予生命以尊严
给予医学以温度成为了近年来医学界热议的话题 , 而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 , 王静则将这种温度理解为了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的无微不至 , 而正是这种润物无声的关怀 , 让患者在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与温暖 。
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 , 王静始终坚持做患者床边的医生 , 特别是一些危重患者 , 王静甚至会一直陪伴在患者的床边 。 “由于管理的需要 , 重症医学科是不允许家属陪护的 , 所以 , 患者在科室里会感到孤独甚至是恐惧 , 而医生的陪伴常常会让患者感到安心 。 ”王静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 , 但她却总能给予患者贴心的安慰 , 这种安慰很多时候不是通过语言 , 而是透过王静工作中的无数个细节传递到患者心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