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用上“吸尘器”,一举多得!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张佳星
漫天沙尘 , 从碧蓝的卓乃湖水旁升腾而出 , 白烟四起 。
2011年 , 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坝 , 湖底裸露近1/3 。
“高盐碱的湖底沙尘随风飘散 , 导致下风向的草场快速枯萎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周晋峰展示了大量的资料图片 , 三江源的沙漠化从卫星图和实地考察都非常清楚!

盐碱地用上“吸尘器”,一举多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网站
在中国 , 约有1亿公顷盐碱化土地 , 而这个数字在全球约10亿 。 盐碱化与干旱如影随形 , 无论源自自然还是人为影响 , 土地盐碱化都是生态环境的大问题 。
假如能发明一个可以随时“携带”的大吸力吸尘器 , 把土地上的盐碱“吸除” , 会不会成为治理盐碱地的“爆款”?这个新奇的想法来自不久前召开的鼓励创新和探索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84次学术讨论会上 。
经过对能源布局、海水淡化装置、地势地貌等诸多因素的调研和可行性研究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王飞团队认为 , 可以通过多学科、综合化的全新方式开展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
从“咸海危机”看盐碱化应对的无力
谁也没有预料到 , 55年左右的时间 , 550万岁的咸海不断干枯 , 趋近生命终点 。
“每干枯1平方公里咸海 , 多产生8000吨盐碱 。 ”王飞说 , 这可能是全球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 联合国正在向全球征集有效应对方案 。
如此大规模的土地盐碱化正在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 甚至或将导致文明的衰落 。 人类需要有效的手段应对这样的灾难 , 然而实情是——去盐碱化并非易事 。
“现有的方法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引水洗盐和生物吸盐等 。 ”王飞表示 , 但是通常工程量和投资量都很大 , 而且单次治理后保持的时间段 , 有时甚至会带来一些严重的生态后果 , 目前没有一种方法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
除了自然变化带来的盐碱化 , 农业耕作也在不断加剧盐碱化的发生 。

盐碱地用上“吸尘器”,一举多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些节水型农业利用滴灌技术进行耕作 , 在短期内会带来产量的提升 , 但5-8年后 , 土壤积盐 , 产量会下降20-30%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说 。
产量下降 , 因为节水滴灌有了“汗衫”的烦恼 。
滴灌只打湿了植物根系周边的地表一层 , 相较于浇灌 , 随水而来的盐碱很容易在地表凝结 , 这就好比夏天的汗衫 , 出汗后更容易结出汗碱 。
在我国干旱地区 , 由于节水农业的大面积推广 , 随之而来的“去盐碱化”也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 。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用‘大水洗盐’的方法应对‘节水积盐’ 。 ” 康绍忠说 , 大约7000万亩耕地每年要消耗150亿立方米的水 , 这对于干旱地区是极大的用水压力 。 而且 , 用大水漫灌的‘浆洗’法 , 不仅浪费水 , 几年后还需要再次冲洗 。
“人们需要一种资源节约型、治理长效型、资源匹配型 , 生态友好型的盐碱地治理理念和方法 。 ”王飞呼吁 。
用工业设计的思维 , 建造多品类大吸力“吸尘器“
那么 , 用“吸尘器”的思路应对盐碱化问题 , 究竟可不可行?
“我们的研究要落地 , 必然要算经济账 。 ”王飞说 , “吸尘”最首要解决:能源从哪来?
团队调研发现 , 全球的光伏、风力分布与盐碱地的形成有非常好的区域匹配性 。 目前 , 我国西北地区的太阳能、风能设施建设的布局与盐碱地的布局也有着高度的重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