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探访长江源村:昔日牧民成了草原管护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11日格尔木讯(特派采访人员柯立)长江日报“大江大河大征途”暨“美丽长江之歌”公益行动特派采访人员11月10日来到格尔木市郊的长江源村 。 2004年 , 128户407名牧民群众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 , 从400多公里之外、海拔4700米的沱沱河畔 , 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 。
草原|?探访长江源村:昔日牧民成了草原管护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美丽的长江源村 。 特派采访人员范芃 摄
走进长江源村 , 村落虽然不大 , 但一幢幢白墙红顶的小庭院 , 规划有序、布局大方 。 宽阔的村路两边是整齐美观的现代化太阳能路灯 , 家家户户屋顶都飘扬着五星红旗 。 随意走访几户村民家 , 都可以看到冰箱、液晶彩电、摩托车、私家车等 , 从其家庭布置看得出来生活条件挺不错 。
草原|?探访长江源村:昔日牧民成了草原管护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长江源村家家户户屋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 , 很多村民有了私家车 。 特派采访人员范芃 摄
67岁的藏族老人更尕南杰是当年响应搬迁的第一人 , 他对长江日报-长江网采访人员说:“我和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江源头 , 那里气候恶劣 , 我们靠放牧为生 , 住在帐篷里 , 生活条件特别艰苦 。 到乡卫生院骑马得一天 , 缺医少药 , 小病靠自己硬扛 。 ”
草原|?探访长江源村:昔日牧民成了草原管护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67岁的老牧民更尕南杰是当年响应搬迁的第一人 。 特派采访人员柯立 摄
采访人员在他家宽敞的客厅里看到了一玻璃柜的荣誉证书 。 更尕南杰向采访人员出示了他近期收到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金:“搬迁下来后 , 政府不仅通过开展培训推动劳务输出、发展汽车维修和藏族服饰加工等后续产业 , 而且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以及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政策 , 家家都有稳定可观的收入 。 ”
2011年开始 , 更尕南杰成为草原管护员 。 年纪大了之后 , 儿子接了他的班 。 这份工作使更尕南杰能够经常回到故乡 , 深入长江源沱沱河腹地 , 监管草原生态、环境卫生 , 谁家的牛羊数量超标了要清点核实 , 碰到盗采盗猎等违法行为立即制止上报 。 每次进山巡护 , 虽然辛苦 , 但能够保护好母亲河的生态 , 更尕南杰父子特别有干劲 。 “我们搬下来这些年 , 那里的草长得更好了 , 水更清了 , 野驴、野马等野生动物多了 , 家乡变得更美了 。 ”
长江源村的中心位置有一条创业街 , 开着好几家超市和茶馆 。 49岁的仁青措是两年前用政府发放的3万余元创业基金 , 新开了一家超市 , 她给这个超市取名“格拉丹东综合超市” , 因为搬迁之前 , 她从家里就可以看到长江的发源地格拉丹东山峰 。 这个经营藏服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超市 , 每年能为她带来10万余元的收入 , 今年受疫情影响 , 游客减少 , 但生意也还不错 。
草原|?探访长江源村:昔日牧民成了草原管护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经营超市的仁青措也是一位草原管护员 。 特派采访人员柯立 摄
仁青措也是一位草原管护员 , 每年都要有几次要回到高原上的故乡 , 捡拾长江源头垃圾、巡查草原鼠害、火情 。
她还给采访人员算了她家的收入:“国家的草场补贴一年有3.6万元 , 当草原管护员每个月工资1800元 , 超市的收入 , 加上丈夫在公路局修路的工资 , 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村里人生活都像我家一样越来越好 , 大家手上宽裕 , 超市的生意才好做 。 ”
草原|?探访长江源村:昔日牧民成了草原管护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长江源民族学校成为格尔木市重点示范学校 。 特派采访人员柯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