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历代紫砂壶宗师泰斗( 二 )


他在泥料中掺入砂 , 开创了调砂法制壶 , 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 , 别具情趣 。 在成形技法方面 , 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 , 把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 , 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 , 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又首创方形、圆形壶式 , 成为紫砂壶造型的典型壶式 。 时大彬听从陈继儒等文人的建议 , 改作大壶为小壶 , 使紫砂壶更适合文人的饮茶习惯 , 把文人情趣引入壶艺 , 使壶艺与茶道相结合 , 把壶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 , 宋尚书时彦裔孙 , 时朋之子 , 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朝之间 。
石大彬紫砂壶作品-南京博物院馆藏
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 , 多见于文人记述 。 明许次纾《茶疏》︰「往时供春茶壶 , 近 日时彬所制 , 大为时人宝惜」 。 时大彬继供春之后 , 创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 , 创制了许多壶式 , 并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 。 承上启下 , 发展了紫砂艺术 。 时大彬的早期作品 , 坚致朴雅 。 好仿供春大壶 。 自从他游苏州娄东 , 交接陈眉公诸辈后 , 制壶风格为之一变 。 制壶由大转小 。 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 , 每遇不满意的作品 , 即行毁弃 。 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 , 当时茶风盛行 , 对壶艺要求很高 。
时大彬一生约八十余岁 , 所制作品当数以千计 , 流传其广 。 有诗为证︰「宫中艳说大彬壶 , 海外竞求鸣远碟」 。 明末四公子之一宜兴陈贞慧《秋园杂佩》载︰「时壶名远甚 , 即遐陬绝域犹知之 。 其制始于供春 , 壶式古朴风雅 , 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 。 后则如陈壶(陈鸣远)、徐壶、皆不能彷佛大彬万一矣」 。 时大彬作品虽多 , 但流传存世者极少 。 至清乾隆年间 , 时大彬的作品已视为稀世珍宝了 。
德艺双馨
之“惠孟臣”
惠孟臣作品
大约生活在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年间 , 荆溪人 , 著名壶艺名家 。 “孟臣”姓惠 , 是从听泉山馆珍藏的白砂大壶中得知的 , 根据是此壶底款有“天启丁卯年荆溪惠孟臣制”楷书十一字 。 关于他的姓氏、籍贯和大约生活年代有了较明确的断定 。
惠孟臣壶艺出众 , 独树一帜 , 作品以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罕 , 所制茗壶大者浑朴 , 小者精妙 。 善于配制多种调砂泥 , 有白砂、紫砂、朱砂 , 以朱紫者多 , 白砂者少 。 壶式有圆有扁 , 有高身、平肩、梨形、鼓腹、圆腹、扇形等 , 尤以所制梨形壶最具影响 , 十七世纪末外销欧洲各地 , 对欧洲早期的制壶业影响很大 。 据说安妮皇后在定制银质茶具时 , 要求模仿惠孟臣的梨形壶 。 孟臣所造小壶大巧若拙 , 移人心目 , 以擅制小壶驰名于世 , 后世称为“孟臣壶” , 这种小壶特别适合于饮功夫茶 , 因而风靡南国 。 后期专制朱砂几何形小壶 , 造型奇、体积小、工艺精 。 这种壶式为后世水平壶的前身 。 孟臣壶工艺手法极洗练 , 富节奏感 , 尤其是壶的流嘴 , 不论长或短 , 均刚直劲拔 , 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 。 壶体光泽莹润 , 胎薄轻巧 , 线条圆转流畅 , 成为孟臣壶突出的风格特征 。
惠孟臣制壶除注重壶体浑朴精妙外 , 尤注重铭刻的书法 。 他的刻款书法秀娟 , 不离唐贤风格 , 笔法绝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 。 “孟臣壶”传器款识有书“文杏馆孟臣制”、“荆溪惠孟臣制”、“惠孟臣制”、“孟臣制” 。 有的前面标有制作年份或绝句 , 如“大明天启丁卯孟臣制”、“水浸一天星孟臣”、“叶硬经霜绿孟臣制”、“烟村四五家孟臣”或“云入西津一片明”、“寸心千古秀”等诗句 , 一般是在十几字组成的诗句或吉祥语闲章下镌刻孟臣制 , 字体多为楷书 , 也有行书体 , 笔势灵动 , 具书法韵味 , 用竹刀刻划 , 后期作品并用钤印 。 孟臣壶的款识以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最佳精品 。
紫砂世家
“陈鸣远”
陈鸣远作品
字鸣远 , 号鹤峰 , 又号石霞山人 , 壶隐 , 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 , 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 。
出生于紫砂世家 , 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 , 无不精美绝伦 , 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 , 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 , 款式健雅 , 有盛唐风格 , 作品名孚中外 , 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 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 。
陈鸣远制壶技艺精湛全面 , 又勇于开拓创新 。 他仿制的爵、觚、鼎等古彝器 , 工艺精 , 品位高 , 古趣盎然 。 所制茗壶造型多种多样 , 特别善于自然型类砂壶的制作 , 作品有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梅干壶、蚕桑壶等均极具自然生趣 , 把自然型壶在明人的基础上 , 进一步推向艺术化的高度 。 这些壶式不仅是他的杰出创造 , 而且成为砂壶工艺上的历史性造型 , 为后来的制壶家们广泛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