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脱胎于两家问题银行,四川银行登场掀中小行合并重组潮( 二 )


“三招”化解不良风险
四川银行的组建背后 , 是四川省对两家问题银行——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原凉山州商业银行信用和声誉风险的化解 。 据报道 , 当时四川省委金融专题会作出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四川银行这一决策的一大背景是 ,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省内部分法人城市商业银行长期积累的风险凸显 , 成为影响地方金融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
近年来 , 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原凉山州商业银行经营情况欠佳 , 各项财务指标均不理想 , 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 官网信息披露 , 截至2019年9月末 , 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为749.09亿元 , 一般性存款余额530.40亿元 , 各项贷款余额421.64亿元 。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 , 原凉山州商业银行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只更新到2017年 。 截至2017年9月末 , 该行资产规模为299.74亿元 , 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 , 净利润1872.48万元 , 同比下跌80% 。
在资产质量方面 , 两家银行合计不良资产在高峰期曾达到300亿元 。 数据显示 , 截至2017年末 , 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原凉山州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92%和3.57% , 处于较高水平;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0.18%和157.03% , 逼近监管“红线” 。
“为了化解两家基础行近300亿元的不良资产 , 推进小组采取了不良清收一批 , 打包剥离一批 , 老股东权益冲销一批、新股东溢价消化一批和注册地承接一批的办法 。 ”四川银行筹备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
从不良处置风险上来看 , 与包商银行的被接管、锦州银行的被重组 , 以及恒丰银行的被注资不同 , 原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原凉山州商业银行不良的化解是通过地方金控集团牵头 , 合并重组一家新银行 , 并由新老股东及地方共同化解 。
其中 , 颇具创新性的是 , 四川银行采取了老股东权益冲销、新股东溢价消化以及注册地承接的方法 。 据了解 , 通过这三种方法 , 推进小组有效处置了两家问题银行175亿元不良资产 。 具体来看 , 老股东权益冲销25亿元 , 用于核销不良资产;新股东溢价资金消化两家行对非成都地区的不良资产81亿元;四川银行注册地提供的产业扶持资金承接69亿元 。
在新股东认购方面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获悉 , 四川银行本次的发行价格为1.30元/股 , 其中1元计入实收资本 , 0.30元用于化解不良资产 。
“在此次合并重组中 , 四川银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不良处置方式的创新 , 取得较好效果 , 值得借鉴 。 ”周茂华对采访人员称 , 通常而言 , 市场化、有效率的中小银行兼并重组 , 有助于理顺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加快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与不良资产 , 让经营不善、风险较大的小型银行稳步“退出”市场 , 降低系统风险;同时 , 通过合并重组 ,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银行量和质的提升 。
中小行合并重组浪潮开启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四川银行的成立为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提供了借鉴 。 今年以来 , 各地城商行、农商行合并重组现象频现 , 要么是资质较优的银行参股并购其他银行 , 要么是省内多家机构合而为一 , 形成更大的区域型银行 , 多家银行开启“抱团取暖”之路 。
9月末 , 以铜山农商行、淮海农商行、彭城农商行为基础新设合并的徐州农商行获批挂牌开业 , 该行还引入江苏省内两家上市银行无锡银行与江阴银行作为股东;8月上旬 , 山西4家城商行 , 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长治银行和阳泉市商业银行 , 先后发布了临时股东大会通知 , 会议议题主要与合并重组相关 。
一位银行业资深从业者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称 , 中小行合并重组加速是受监管导向影响 , 此前 , 监管层曾提及支持部分省份对辖内的城商行采取联合重组等方式 , 深化改革 , 化解风险 。 而在此轮兼并重组中 , 规模较小、资质较弱的城农商行可能是合并重点 , 如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银行 , 有着更强的风险处置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