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蒙牛总裁卢敏放:中国企业创新在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反倒慢了

“全球的乳业处于一个需要重构的情况 , 美国的乳业市场被植物奶挑战了以后 , 乳制品消费已比较平 , 欧洲比较稳定 , 大洋洲依然以大量生产输出为主 。 因此 , 中国乳企走到海外后 , 一定要全面考虑全球的布局 , 在哪里建研发中心 , 在哪里生产 , 哪里有资源 。 这都是需要重构的 。 ”
近日 ,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进博会期间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对中国乳企出海的问题 , 做出了上述评论 。 卢敏放还表示 , 以前乳品消费的需求不来自中国和东南亚 , 但未来推动全球市场增长的一定是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 , 这些需求也会推动供应链重构 。

企业|蒙牛总裁卢敏放:中国企业创新在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反倒慢了
文章图片
旗下拥有新西兰雅士利和澳大利亚贝拉米的蒙牛也作为参展商 , 加入到本届进博会中 。 除了上述两大品牌外 , 蒙牛长期合作的品牌Arla也同时亮相 , 三大品牌共同搭建了食品领域规模超大的展台 , 总面积达500多平米 , 带来了包括有机奶粉、有机辅食、奶酪、黄油在内的数十种高端、创新乳制品 。
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很多欧美国家的乳企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ean Foods目前已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 但反观中国乳业 , 虽然一季度也受到很大冲击 , 但是目前整个行业已经恢复正增长 。
卢敏放表示 , 现阶段中国人均饮奶水平在不断提高 , 市场需求高于疫情之前 , 这创造了国内乳业大循环的契机 。 “通过满足国内的大消费 , 能够把蒙牛在海外的布局和中国的需求有机结合好 , 从而让我们在全球的供应链当中有更好的话语权 。 ”
从消费者的需求来看 , 除了液态奶以外 , 近年来芝士产品的兴起和家庭烘焙的流行 , 也让乳制品的消费大大增加 。
数据显示 , 当下中国消费者每年人均乳制品消费30多公斤 , 跟全球平均水平100公斤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 。 但卢敏放预判 , 通过奶盖茶、儿童奶酪等创新产品的出现 , 未来乳制品的消费人群和消费量都会大大提升 。
而谈到中国乳企要如何保持创新活力 , 争夺国际话语权时 , 曾经有外企工作经历的卢敏放回忆到 , 自己多年前在外企工作的时候 , 深感国外企业特别有创新活力 , 不断能引入新的东西 , 但多年过去了 , 中国企业的创新在不断加快 , 而很多当年让中国同行仰视的跨国公司创新却慢了 。
“当时他们把在本土的创新带到中国来是很快、很领先的 , 但是进入中国市场以后 , 再沿用之前的输入模式发展创新的时候就会力不从心 。 ” 卢敏放分析其中原因就在于这些外企没有真正把决策大脑搬到中国本土 。
“什么时候把(全球)总部搬到上海 , (外企)就有机会在中国市场做好了 。 ” 卢敏放开玩笑说 。

企业|蒙牛总裁卢敏放:中国企业创新在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反倒慢了
文章图片
回顾蒙牛的出海之路 , 近年来蒙牛新西兰、印尼建设的工厂相继投产运营 , 并在大洋洲、欧洲收购了Burra Foods、贝拉米等企业 。
在海外工厂管理方面 , 卢敏放表示多年来蒙牛在实施一系列海外并购时都坚持本土化战略 , 蒙牛只输出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 其余的都让本土人才来做——蒙牛的新西兰工厂99%都是本地员工 , 几乎没有从中国外派;蒙牛在欧洲收购的贝拉米也全部都是本地员工 。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一个趋势下 , 消费者一定喜欢企业用本土语言进行沟通 , 所以所以我们要在每一个地方 , 都像本土企业一样去参与到市场的竞争 , 用本土的人才 。 要让当地员工觉得 , 蒙牛是一个有文化 , 有使命 , 且有远大目标和愿景的公司 , 他们就愿意跟我们一起在这个平台里面去奋斗 。 这样的话 , 国际化的进程就会做得非常好 。 ” 卢敏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