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对于别人赠与的物品既不拒绝也不使用的人是啥心理

萌新答一波小学的时候有的同学会带一包好吃的零食,同学们往往会伸出手要,得到零食的同学往往会庆幸自己与他的友谊之深,于是分享零食成为了小学同学确认表达增进自己感情的手段。而拒绝分享零食往往代表了一种排挤,孤立。 在我高中的时候,同学们注意到了人际关系的宝贵,并希望同所有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开始不停地分享给大家一些零食。这既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又可以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作用的人。 但是大家渐渐的都发现了用这样的方法能够快速,简单地获得朋友,增进感情。所以送零食的人就变多了,作为零食收到的太多了,渐渐变得没有那么必要了,反而。 但是作为需要和别人增进感情的这种需要并没有减少,甚至因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间变得少而更大了。所以在我上了大学之后,相互送零食来增进感情的方式更频繁了。 这个时候对于接受零食的一方就有之前的被动的一方变成主动的一方了----接受你的零食是因为我想要与你保持关系。 其实零食现在已经脱离了幼稚的范围,再也不代表是一种平常的食物了,有的延伸的功能----建立友谊。 不接受零食就相当于是不给面子。 所以这时候如果单想着这个零食不是我爱吃的,或者说这么多零食,我已经吃够了,吃不了了。都有点点幼稚了。 这时候接受零食就相当于是过年的时候接受亲戚们送过来的白酒----尽管我不喜欢,但是为了人情面子,我得接受。 不加选择接受他人送来的零食,表达了自己想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态度,给予了他人的安全感,也让赠送零食的人不陷于尴尬的境地。 所以就算是自己不喜欢吃的零食,也会接受。 我有的时候也是这样,室友有的时候感觉和我的关系可能有待增加,就会通过送零食的这种方式来确认,增进。这个时候,大大方方的收下,就算不去吃,送零食的人也会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