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刘少奇在解放军军衔制度方面的贡献( 二 )


按照党的领导原则 , 元帅军衔的授予方案 , 应经过中共中央讨论通过后 , 才能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表决 。 1955年9月9日晚 , 中央书记处在中南海召开会议 , 在讨论元帅军衔授予名单时 , 多数人认为邓小平的主要工作是中共中央秘书长 , 陈毅的主要工作是外交部部长 , 可以不授军衔 。 这样元帅名单就剩下9人 。 这次书记处会议 , 周恩来因外出没有参加 。 9月11日 , 他得知书记处的讨论情况后 , 从北戴河“打电话给在北京的杨尚昆 , 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 。 指出:‘军衔授予 , 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 , 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 。 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也有元帅衔 , 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头衔了 。 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 毛泽东于9月11日晚上 , 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议 , 再次讨论元帅军衔和农业合作化等问题 , 刘少奇、陈云、彭真、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宋任穷、杨尚昆出席 。 会议决定采纳周恩来的意见 , 形成了授予10人元帅军衔的最终方案 。
9月16日 , 周恩来总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上报了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建议 。
9月23日 , 刘少奇委员长主持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 , 审议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建议 , 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 , 一些委员提出 , 毛主席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 , 指挥过很多重大战役 , 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声誉 , 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 。 主持会议的刘少奇委员长 , 曾亲耳听毛主席说过不愿意接受大元帅军衔的话 , 所以他表示不好作结论 。 有位民主人士提出:“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 , 他有什么办法!”刘少奇说:“人大常委会可以作决定 , 但他是国家主席 , 还需要他下命令才行呀 , 他不下命令怎么办?”最后刘少奇委员长说:“你们不是经常见毛主席吗?可以当面说服他 , 争取他的同意 , 这次会议不作决定 。 ”但是 , 人们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说服毛泽东 , 因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成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个“空衔” 。
■刘少奇在战争年代主持解放军的临时授衔活动■
1945年8月 , 毛泽东从延安赴重庆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 中共中央的领导职责由刘少奇担负 。 此前 , 苏联对日宣战 , 苏联红军挥师进入中国东北 , 与中国军民一道打败日本侵略者 。 9月14日上午 , 一架苏联军用飞机从沈阳飞抵延安 , 走下来的是苏军驻沈阳的外贝加尔湖方面军(远东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代表贝鲁罗索夫中校 。 陪同苏军上校前来的是我军新任沈阳卫戍司令员曾克林 。 曾克林原是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的司令员 , 日本投降后 , 他和唐凯一起率1500余人 , 作为李运昌部的先遣部队挺进辽宁 , 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名义展开活动 。 9月6日 , 沈阳市人民政府成立 , 曾克林被任命为沈阳卫戍司令员 。
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在王家坪会见了苏军来使 。 贝鲁罗索夫口头转述了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正式通知 , 主要是对东北人民自治军活动范围的要求 , 建议中共迅速派负责干部去沈阳 , 协调苏军与中共的行动 。 于是 , 刘少奇立即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 听取曾克林汇报东北的情况 。 晚饭后 , 政治局继续开会 , 集中研究对东北的战略决策 , 会议一直进行到9月15日凌晨 。 参加会议的 , 除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三位书记和另两名候补书记外 , 康生、林彪、高岗、博古、李富春、叶剑英、杨尚昆列席了会议 。 会议决定 , 立即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 , 以彭真为书记 , 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 , 赴东北代表中共中央全权指导东北党组织和党的一切活动 , 处理一切问题 。 考虑到苏联军队有军衔 , 为了两军交往方便 , 会议决定 , 授予从延安赴东北的六人以军衔 , 并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 , 以中俄两种文字书写了军衔授予书:彭真、陈云、叶季壮为中将 , 伍修权为少将 , 段子俊、莫春和为上校 , 落款时间为1945年9月16日 。 这次授衔成为解放军建军史上 , 唯一一次为国际交往而进行的个别授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