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今年舆情最好的TVB剧,到底赢在哪?( 二 )


上价值 , 但足够隐蔽
一部职业剧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剧 , 除了对于专业和细节的精准把控 , 还要在精神层面对观众有所触动 。
《星空下的仁医》高明的地方在于 , 作为医疗剧 , 它在手术过程中制造看点 , 在单元病童的案例中讲故事 , 又不忘见缝插针地揭示社会矛盾 。 所以它是一部医疗剧 , 但又不止是一部医疗剧 。
做外科医生做到顾问医生的级别 , 就没烦恼了吗?
对于况丛昕而言 , 导师的突然离世让他一夜之间没了靠山 。 新上任的院长处处看他不顺眼 , 他想留住昔日的好友都要拿自己论文的第一作者跟院长做利益交换 , 更不用提他心中建设全港第一个“儿科中心”的梦想 。
所以况丛昕这个人物的魅力就在于他的亦正亦邪 。 一方面 , 他深知医术再好的医生都需要包装 , 所以他做事目的性很强、目标很明确——成立一个特别团队 , 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 , 打出知名度;另一方面 , 他又视所有的病童如亲人 , 再艰难也坚持着自己做医生的底线 。 人性的复杂化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与此同时 , 少数病童案例更是直击社会痛点 , 也考验着医生们的职业良知 。
家境一般的琳琳 , 因家族遗传病的并发症 , 在腹部长了肿瘤 , 但母亲在拿到确诊报告的那一刻 , 不是让医生立即手术 , 而是拜托医生把报告上肿瘤大小的数值改大半厘米 , 这样琳琳就能申请政府补助了 。
【TVB|今年舆情最好的TVB剧,到底赢在哪?】
这个案例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穷人看病难”的现实问题 , 也将医生放置在了坚守从业规范还是救人性命的两难境地 。
这样看来 , 即使是公立医院 , 也存在医生“有医术却无能为力”的时候 。 当然 , 这个病例最后是以琳琳的主治医生帮她争取到了私人基金补助告一段落 , 还算找到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 但作为交换条件 , 顾问医生又不得不跟医学院院长私下达成别的利益置换 。
这就是决定当一个“仁医”要面临的抉择 。 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尽数呈现 , 揭示矛盾但又直面困难 , 结局整体向好但也必定会有所妥协 。
这一次 , TVB不再是那个灌输“做人呐 , 最重要的是开心”的TVB , 而是一边“造梦”一边将现实之忧撕开了给观众看的TVB 。
【文/刘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