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城到科学城 看浦东高质量发展“满天星斗”

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题:从金融城到科学城 看浦东高质量发展“满天星斗”
新华社采访人员何欣荣、申铖、杨有宗
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 起步之初 , 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相继设立 , 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载体 。 如今 , 四大开发区已变身“四座城”:金融城、贸易城、智造城、科学城 。 从它们的成长 , 人们可以管窥浦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丰硕成果 。
从“站立的金融街”到“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从外滩眺望 , 陆家嘴金融城的三幢摩天大楼--420.5米高的金茂大厦、492米高的环球金融中心、632米高的上海中心 , 勾勒出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首任总经理王安德回忆说 , 陆家嘴是我国第一个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开发区 。 挂牌之初 ,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 , 完全是在一片空白处摸索 。
一边摸索 , 一边开发 。 目前 , 面积不过31.78平方公里的陆家嘴金融城 , 云集了10多家国家级要素市场和功能性金融基础设施、6000多家金融机构、30多万名金融人才 。 区域内的285幢商务楼宇中 , 税收亿元楼有102幢 , 其中10亿元楼有30幢 , 50亿元楼有4幢 。 以至于行业内有一种说法:“陆家嘴的每栋大厦 , 都是一条站立的金融街 。 ”
和陆家嘴类似 , 我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在挂牌之初 , 还是一片芦苇荡 。 挂牌后不久 , 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在外高桥注册成立 , 成为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 。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森常隆说:“那时完全没想到 , 浦东能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2013年 , 外高桥挂牌成立我国第一个自贸区 , 区域发展进一步提速 。 以外高桥为主体的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 , 2019年商品销售额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破1万亿元 , 在全国15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中稳居第一 。
“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和其中的220多个有贸易往来 , 这里是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 也是观察中国和全球经济互动的绝佳窗口 。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彦峰说 。
把准产业脉搏 走在科技前沿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四大开发区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
5G+智慧交通、5G+智慧工厂、5G+智慧矿山……在金桥开发区的中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 , 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5G应用场景 。
2020年3月 , 金桥5G产业生态园开园 , 成为上海首个5G产业园 。 华为上海5G创新中心等四大功能性平台纷纷落户 , 约5.5万名5G人才纷至沓来 。
“金桥有个‘七年一轮回’的发展规律 。 ”上海自贸区金桥管理局局长杨晔表示 , 基本上每隔七年 , 金桥就要完成一次迭代升级 。 从20世纪90年代的“家电进家庭” , 到其后的“汽车进家庭” , 金桥都抓住了机会 , 成为国内先进制造业高地 。 2019年开始 , 金桥又抓住“5G元年”的机遇 , 向智能制造领域拓展 。 几次蝶变 , 形成了上海转型升级的“金桥样本” 。
将视线朝南 , 在张江科学城的核心地段 , 矗立着一座外形酷似“鹦鹉螺”的建筑——上海光源 。 这个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 , 是一台帮助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
“很多原本无法做或需要出国排队做的分析工作 , 如今‘家门口’就可以完成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副总工程师黄宇营介绍 。 开放10年来 , 上海光源每年开机约7000小时 , 研究成果涵盖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等诸多领域 。
依托光源等大科学装置 , 张江的创新生态日趋完善 ,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以集成电路为例 , 位于张江的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已实现量产 , 12纳米工艺开发取得突破 , 助力浦东成为“中国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 。
开放为帆创新为桨 四座“特色城”助力浦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