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战役|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阵地进攻战役如何打?( 二 )


祖国支援的各种物资 , 源源不断运往朝鲜前线
7月13日21时战役宣布开始 。 第一阶段我军迅速突破敌人防御 , 仅用一昼夜时间便攻占突出部敌全部前沿阵地;第二阶段主力在预定地区转入防御 , 主力军乘胜追击向敌纵深扩张战果;第三阶段抗击第反突击 , 巩固已有地区 。 在此次战役中 , 敌方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拥有一个师以上作战单位长时间经营的坚固防线;二是敌拥有技术装备上的优势;三是南朝鲜军队正面阵地防御为主 , 美军作为敌增援部队直接参与了战役 。
金城反击战中 , 在炮火掩护下 , 志愿军突入敌阵地
而为应对敌方特点 , 我军也经过深入研究进行切实打击 。 首先是充分的战前准备 。 抗美援朝战争以来志愿军们用鲜血累积的经验在金城战役中得以全面发挥 。 发起攻击前 , 指挥部对地形、敌情进行充分侦察 , 并调配志愿军炮兵负责火力支援 。 这一时期的志愿军炮兵已经装备了多类型火力强大的火炮 , 野、榴、高炮、火箭炮共7个团、16个营、25个连 , 各种火炮558门 , 连同各集团建制炮兵共82迫击炮以上火炮1234门 , 外加一个坦克连配合步兵作战 。
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领的侦察班 , 化装成护送美军顾问的南朝鲜兵巧妙通过敌人哨卡
另一方面 , 鉴于敌人掌握航空兵优势 , 又部署有大量火炮 , 为隐蔽接近攻击位置 , 我军充分利用1952年坑道作战的经验 , 采用三种方法进入攻击位置 。 一是从我军阵地向敌挖前进坑道;第二为战前选择敌阵地前隐蔽地形 , 秘密构筑屯兵洞 , 事先将部队运动至洞中隐蔽;第三则利用敌阵地前可以利用的隐蔽物 , 攻击前一日将部队秘密运动至此实施隐蔽 。
金城战役中的志愿军身影
战争开始后 , 志愿军以最快的速度突破阵地 , 分割穿插包围 , 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 以西集团为例 , 战役21时发起后 , 仅用3小时就突破敌首都师第1团(即所谓“白虎团”)的防御阵地 , 其中步兵68军第203师607团2营 , 在该团侦察排长杨育才带领下 , 消灭敌团部、1个炮兵营以及乘汽车赶来增援的1个营 。 三路大军经过一昼夜奋战 , 向前推进7到9公里不等 , 给予敌首都师歼灭性打击 , 击溃南朝鲜第2军的三个师 。 最终 , 战役共历时一周 , 歼敌56000余人 , 其中俘敌3000余人 , 缴获火炮100余门 , 坦克35辆 , 飞机1架 , 击落击伤敌机200余架 。
【金城战役|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阵地进攻战役如何打?】金城战役战地实景
金城战役不仅直接促成了朝鲜停战谈判 , 使得朝鲜半岛笼罩三年的战争阴云终于消散 , 也大大鼓舞了中朝人民的士气 。 朝鲜战场作战以来 , 我军长期机械化程度较低 , 技术装备数量不足 , 在此基础上又是在山地环境下全歼配备现代化装备的敌重兵集团 , 胜利实属难得 。 美国原陆军上将李奇微在其回忆录《朝鲜战争》中写道:中国人在1953年7月发动的攻击矛头指向南朝鲜首都师 。 中国的两个师突破了首都师的防线 , 形成对该师的合围之势 , 几乎将该师歼灭 。 首都师在一片混乱中向后撤退 。 彭德怀总司令曾评价这场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 ,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 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 ”抗美援朝战争向世人揭示了一个真理:和平要靠斗争去争取 , 谈判要以实力为后盾 。 平等基础上的对话磋商 , 应该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正确途径 , 任何恃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必将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