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防止家长群变味儿需厘清职责边界

这段时间 , “压垮成年人 , 只需一个家长群”变成了许多家长的口头禅 。
家长群变成家长们的负担 , 早已不是新鲜话题 , 而一些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孩子功课 , 早就成为家长吐槽的现象 。
家长群设立的目的 , 本来是沟通家校关系 , 但是如今已经变了味儿 , 成为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甚至要求家长到校打扫卫生等事宜的通知群 。 个别家长群还异化为“夸夸群” , 一些家长开启称赞、感恩模式 , 拍老师的马屁 , 个别群竟出现了“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 。
家长们都有工作 , 忙碌一天回到家中 , 还要盯着家长群看老师布置作业情况以及其他通知 , 然后进入辅导、批改模式 , 通常会弄到很晚才去睡觉 , 第二天还要上班 , 如此这般 , 家长们能没有意见吗?长此以往 , 不仅引发家长怨声载道 , 导致老师与家长关系紧张 , 还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此外 , 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 有些家长根本辅导不了孩子作业 , 让这样的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 极有可能误导孩子 , 得不偿失 。 还有 , 家长将全部精力用于布置、批改作业 , 其家庭氛围会完全集中在作业、学习方面 , 而其他诸如做人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品质教育以及最最重要的亲子、亲情互动会无暇顾及 , 且在辅导、批改作业的过程中 , 家长与孩子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摩擦 , 严重破坏家庭和谐氛围 。
【中国青年报|防止家长群变味儿需厘清职责边界】实际上 , 对于家长群的种种弊端 , 学校老师也不是不知 , 况且老师在家长群发通知 , 督促家长做这做那 , 老师自己也不轻省 , 甚至节假日也要盯着屏幕检查完成情况 。 既如此 , 为什么还要设立家长群呢?一方面是“随大流”心理作祟 , 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家长的督促 , 提升学生成绩 , 取得一个好名次 。 在目前一些学校仍然将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语境之下 , 老师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
但是 , 无论什么理由 , 老师的职责也不能转嫁到家长头上 , 不能让家长承担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重任 。 老师的归老师 , 家长的归家长 , 不能混淆双方的职责任务 , 必须厘清双方的职责边界 。 换言之 , 教书的职责应该由老师承担 , 育人的职责可以由老师与家长共同承担 。 而其他诸如打扫教室卫生、在群里夸赞老师等行为 , 家长也应该尽量避免 。
要做到这些 , 一方面 , 相关部门对此应该有具体要求 。 实际上 , 教育部门也出台过这方面的规定 。 去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 ,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 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 。 有些地方也有这方面的建议 。 另一方面 , 每个家长群也该有自己的“群规” , 群规必须符合教育部门的相关精神 。 家长老师要相互监督 , 力求避免违反群规 。
当然 , 最关键的 , 还是要将规定落到实处 。 从各地的现实情况来看 , 尽管有教育部门的规定 , 但是执行得并不好 。 这就必须出台处罚细则 , 对于逆风而行、顶风而上的教育工作者应给予一定处罚 , 或者干脆取消各种家长群 。
以前 , 并没有家长群 , 教育教学工作照常顺利进行 。 不管怎么说 , 也不能让家长群异化为“压力群” , 成为家长们的累赘和负担 。
【中国青年报|防止家长群变味儿需厘清职责边界】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