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巴巴罗萨计划中的德国装甲部队,在战争里的表现到底如何?


苏联|巴巴罗萨计划中的德国装甲部队,在战争里的表现到底如何?
文章图片
苏联|巴巴罗萨计划中的德国装甲部队,在战争里的表现到底如何?
文章图片
苏联|巴巴罗萨计划中的德国装甲部队,在战争里的表现到底如何?
文章图片
在1941年6月22日 , 德国三个集团军群越过了苏德边境对苏联展开入侵 。 就像是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一样 , 德国军队的先锋自然还是他们的装甲部队 。 此时德军的装甲师数量相较于1940年的法国战役时已经大不相同 , 装甲师的数量翻了一倍足有20个装甲师 。 这些装甲师在苏德战争初期分为四个装甲集群 , 如同一道黑色洪流一样冲入了苏联的国土 , 为德国的入侵大军开辟了一条通往苏联腹地的道路 。
【苏联|巴巴罗萨计划中的德国装甲部队,在战争里的表现到底如何?】那么 , 在苏德战争初期的“巴巴罗萨行动”中 , 德国装甲部队的表现到底如何呢?
德国装甲部队编制如果从纸面上来看 , 德国的装甲部队自然是强大无比 , 投入对苏战争中的也有足足19个装甲师 , 仅留下了一个装甲师在西线防备英国 , 可谓是用尽了全力 。 然而 , 若从作战能力上来说 , 德国装甲部队却出现了一些弱化 。 倒不是说德国装甲兵们的本事不济 , 而是因为德国装甲部队的扩充过快出了问题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德国装甲师的装甲团从过去的两个下降为了一个 。
在1940年末希特勒就要求在1941年初将对德国装甲部队进行扩充 , 具体方案是从现有的十个装甲师中各抽出一个团 , 然后依托抽调出来的10个装甲团新组建十个装甲师 , 也就是第10至第20装甲师 。 希特勒如此考虑并非没有道理 , 原因是他正在筹划对苏联的进攻 , 而苏联的国土远比法国更为辽阔 , 如果德国仍旧只有10个装甲师 , 那么进攻苏联时就可能出现各集团军群的装甲力量差距过大的问题 。
这一改革虽然让德国装甲师数量翻了一倍 , 可是在编制上却出现了极大的混乱 。 德国1941年的装甲师在装甲团的编制上就出现了2营制和3营制装 。 2营制装甲团的每个装甲营下辖有2个由三号中型坦克组成的轻型坦克连和1个由四号中型坦克组成的中型坦克连 , 每个连下辖22辆坦克 , 再加上营部的6辆坦克 , 可达到每个营72辆坦克 , 全团可达到152辆坦克 。
而3营制装甲团则有所不同 , 这种编制下它仅有一个营和2营制装甲团相同 , 剩下的两个营则是下辖有混编了将二号轻型坦克和三号中型坦克的混编轻型坦克连2个 , 另有1个将四号中型坦克和三号中型坦克混编的混编中型坦克连 , 加上营部坦克可达到每个营65辆坦克 。 考虑到它有一个营和2营制装甲团相同 , 那么这种3营制装甲团的坦克总数也就达到了207辆 。
也就是说 , 在当时德国存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装甲团编制 , 而从实际角度上来看这两种装甲团编制也就是德国装甲师的主要作战力量 。 如果从纸面角度来看 , 3营制装甲团的战力似乎要强于2营制装甲团 , 毕竟二者的坦克数量相差足有55辆 , 在战场上可以形成更大的攻击锋面兵控制更多区域 。 可如果从实际的作战能力来看 , 那无疑是2营制装甲团更为强大 , 因为它的中型坦克数量更多 , 其战斗力相较于轻型坦克不可同日而语 。
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坦克编制 ,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扩军行动中 , 德国中型坦克的产能严重不足 , 因此就有半数的装甲师采取了基于旧编制转化过来的2营制 。 而新的装甲师因为没有那许多的中型坦克 , 所以就不得不编入更多的二号轻型坦克和38T轻型坦克 , 希望能够用数量来弥补坦克性能上的问题 , 希望能够以此保证装甲师的作战能力上相差不是十分巨大 。
德国装甲部队的表现从实战角度出发 , 这两种编制的战斗能力其实差距并不是十分巨大 , 更多的问题是造成了编制上的混乱和不统一 , 这在后勤上会显得十分麻烦 。 原因是在给各装甲师提供补给物资和备用零件时 , 必须充分考虑到装甲师因编制上和装备上的区别而出现的不同 。 如果对此不加注意和区别的话 , 那么可能会导致装甲师在实际作战中出现严重的后勤问题 , 这从某个角度上加重了德军的后勤负担 。
当然了 , 考虑到德国装甲部队的对手是苏联那些尚未完成整编 , 装备参差不齐又缺乏作战经验的29个机械化军 , 德国的19个装甲师仍旧有不小的优势 。 毕竟就算这19个装甲师在编制上有所区别 , 彼此之间在战斗力也有所不同 , 但从总体上仍旧优于苏联那些“半吊子”机械化军 。 如果说在对阵时会遇到什么问题的话 , 那毫无疑问就是苏联的机械化军在某些时候会占据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