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写成“国富”、“孝文帝”写成“考文帝”......文凭试暴露香港考生历史基础弱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采访人员 叶蓝】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出版2020年中学文凭试的《试题专辑》 , 分科介绍学生在答题及掌握相关科目的情况 。 香港学生普遍存在文言文和历史基础薄弱的情况 。
【“国库”写成“国富”、“孝文帝”写成“考文帝”......文凭试暴露香港考生历史基础弱】中学文凭试也被称为“香港高考” , 是香港考评局举办的一项综合类型的评估考试 , 核心科目包括中国语文、英语、数学和通识教育 。 据香港《东方日报》5日报道 , 《试题专辑》发现考生在中文科方面存在多个问题 , 如错别字很多 , 把“宗旨”写成“忠旨”、“垒”误写成“迭” 。 考评局4日上传“考生表现示例” , 其中一名考生以男女感情作为“微笑以对”的例子 , 劝说情场失意的人告别沉沦 , 却因写错别字而闹出笑话 。 他写道 , “微笑地面对才能更积极地活在当下 , 明白到勉强并不会带来幸福 , 逍遥地过着你的下半身(下半生)” 。 在“写作能力”方面 , 考生大多会引经据典 。 考试报告称 , 这届虽稍有进步 , 名言名句能自然地融入文章 , 但有考生却堆砌例子或举例不当 , 甚至误把苏轼、欧阳修当成李白、杜甫 。
资深中文科老师王美琪称 , 只要考生立意、选材、行文措辞均属上品 , “少少错字亦瑕不掩瑜” , 不会因此失分 。 她说 , 考生受限于人生历练不够丰富 , 应该多阅读来增进知识 , 才能有所启发;引用名人名句也不应胡乱堆砌 , 宜从生活入手 , 审慎选材 。
在备受关注的历史科 , 部分考生混淆史实、张冠李戴 。 其中一道选答题要求考生阐述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背景与特色 , 结果有考生误认为指的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 。 在一道关于晚清妇女参与革命运动的题目中 , 部分考生“时空错乱” , 错误地以抗战时期的宋氏三姊妹为例 。 与此同时 , 部分考生的历史概念很模糊 , 比如上述涉及妇女史的题目 , 考生大多提及革命烈士秋瑾 , 但有人错称她1911年在黄花岗就义 , 实际她早在1907年就已牺牲 。 另一题目要求考生论述何启(香港第一位获封为爵士的华人 , 是著名医生、大律师、商人和政治家)对香港社会发展、清末改革与革命运动的贡献 , 有考生误以为启德机场是何启建立 。 在必答题部分 , 还有考生误把中国抗战与日本劝降的宣传品错解为“国共关系” 。 考生在历史科的错别字也闹出笑话 , 有人把“国库”写成“国富”、“无为而治”写成“无谓而治” , “孝文帝”写成“考文帝” , 令人啼笑皆非 。
此外 , 历史科题目问及考生是否同意“1900—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引起质疑 , 更被批评为“卖国试题” 。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批评其设计、数据选取和题目之间的配合均不理想 , 考评局随后宣布取消该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