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文章图片
冯小刚|《集结号》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 。 ”
当年 , 冯小刚的《集结号》上映后 , 这句韩式台词成了一时的流行 。
《集结号》是冯小刚呕心沥血的作品 , 基本还原了战场的残酷 , 死亡的突然 , 以及枪炮对人体的摧毁 。
但是令人感到不快的是 , 《集结号》的味儿似乎有些不对 , 它到底是不是一部公知电影?
低情商会说 , 《集结号》是一部公知电影;高情商会说 , 《集结号》是中国版《兵临城下》 。
毕竟《兵临城下》中都懒得用春秋笔法 , 直接明着黑苏联 , 苏联士兵两人一条枪 , 打仗全靠人海战术的死亡冲锋 。
当初德国败给了这种莽撞 , 没有战术素养的钢铁洪流 。
恐怕当年死在战场上的德国士兵看到这样的苏联红军 , 都会从土里爬出来胖揍《兵临城下》的导演和编剧 。
并且带他们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让苏联红军的子弹洗去他们内心的狭隘 。
同样 , 《集结号》中也有这种公知式的狭隘、偏见 , 以及自作聪明和自以为是 。
《集结号》是一部好的战争片吗?抛开左或右的倾向来看 , 毫无疑问 , 冯小刚做到了其他国产战争片没有做到的事 。
可是这部电影坏就坏在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臆想那个年代浴血奋战的战士 , 让“党指挥枪、一切行动听指挥、集体主义”等我军在战争中致胜的核心法宝形同虚设 。
《集结号》中有四处国产战争片常见的老毛病 。
一是冲锋或突进时都直着腰 , 没有一个人弯腰;二是张口闭口都是弟兄 。
就算是草莽气迸发的《亮剑》也没有从头到尾把“兄弟”挂在嘴上 , 罔顾“同志”这一称谓 , “战友”这一情谊 。
三是所谓战术素养和战场经验形同虚设 。
九连的战士们作为一群打了很多年仗的老兵 , 在敌人火力不明的前沿阵地 , 介绍新指导员时 , 连长和指导员站在堑壕沟顶上聊天 。
这种兵家大忌 , 有经验的老兵绝不可能做出来 , 何况谷子地还是领导干部 , 1939年就已经跟部队打仗了 。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 , 辣子他们与山那边的日本兵互唱互跳 , 双方都确认当时的他们不会开火 。
可即便如此 , 团长龙文章为了不让他们只知安逸 , 放松警惕 , 专门向对面打了一炮 , 使他们通通结束才艺表演 , 回到壕沟里避炮火攻击 。
但《集结号》中的老兵全然没有这个经验 , 多次在壕沟顶跑来跑去 , 给敌人当活靶子 。
四是视纪律如儿戏 。
《集结号》开场的一场遭遇战中 , 因为九连指导员被果军的大炮炸成两截了 。
连长和手底下的士兵为了替指导员报仇 , 让投降的果军捡起枪 , 并枪杀他们 , 还私分战利品 。
那时候已经是1948年了 。
自从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活捉的张辉瓒被人民群众处死 , 对我党造成巨大的恶劣影响之后 , 毛主席等人便以此为教训 。
逐步实施了“不虐待俘虏”、“缴枪不杀”、“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等条款 , 也就是后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从1930到1948 , 过去了18年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成为每位战士必须熟知的铁律 , 可《集结号》中却出现违背现实的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