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1955年,他只是军长,主动要求授中将军衔,主席:必须是上将( 二 )


除了作战勇敢 , 指挥出色外 , 董其武还与八路军积极交流 , 学习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 , 在战场上多次重创日军 。 他本人因此不断得到重用 , 先后升任陆军第35军军长、第12战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
抗战胜利后 , 作为傅作义的得力助手 , 董其武被任命为绥远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 成了一名封疆大吏 。 不过他打心底里反感内战 , 不愿与解放军兵戎相见 。 1949年 , 国民党大势已去 , 董其武带领手下4万余人宣布和平起义 , 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 。
绥远和平解放意义重大 , 它不仅加快了解放全国的进程 , 还避免生灵涂炭 , 挽救了无数百姓和战士的性命 。
起义之后 , 董其武的部队被改编为第23兵团 , 仍由他出任司令员 。 朝鲜战争爆发后 , 在董其武的带领下 , 第23兵团入朝参战 , 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从朝鲜回国后 , 解放军进行了整编 , 第23兵团改编为69军 , 董其武出任军长 , 不过虽然是军长 , 但他的级别却是正兵团级 。
在1955年 , 得知自己被授予上将军衔后 , 董其武屡次推脱 , 他表示:“我是败军之将 , 之前为国家和人民做的贡献太少 , 在旧军队我是中将 , 现在能够再授中将就可以了 , 上将对我来说太高了 。 ”
结束语:
【日军|1955年,他只是军长,主动要求授中将军衔,主席:必须是上将】对于董其武 , 主席亲自回应说:“共产党将领不授上将可以 , 但董其武必须授上将 。 从1933年起 , 董其武就在抗击日本侵略者 , 从1933年到1945年 , 12年的抗日爱国将领 , 这个上将理所应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