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二 )


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本文图片
此次喀什疫情 , 并未采取全地区大规模的“封城”措施 , 而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 , 进行科学的人员管控 。 据了解 , 外地来喀什人员无需隔离 , 也不需要携带核酸检测报告 , 只需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等措施;离开喀什人员 , 也可以持7日内核酸阴性报告正常离开 。
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本文图片
白岩松: 这次的喀什地区的疫情 , 最初的无症状感染者就是在常规核酸检测当中发现出来的 , 但比较少见的是两天的时间 , 一下子就发现了138例的无症状感染者 , 甚至在头两天还没有转成确诊病例 , 无症状感染者在我们中后期的疫情防控当中出现的比例越来越高 , 这一方面 , 与我们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与普及紧密相关 。 但另一方面 , 也与病毒极其狡猾密不可分 , 无症状感染是它更安全的生存方式 , 但是对我们的威胁就太大了 , 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它?
无症状感染者为何比例高?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 , 是这次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疫情的重要特点 。 从17岁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被发现开始 , 10月24日、25日、26日前三天里 , 当地发现的164名病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
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本文图片
新疆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王希江 :这次疏附县疫情 ,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 ,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核酸检测工作开展的及时、高效 , 感染者在没有出现症状前就通过核酸检测、主动筛查出来 。 这对我们控制疫情是非常有利的 。
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 , 有的始终不发病、不出现症状 , 而有的则会在度过潜伏期后最终发病 。 在10月27日 , 疏附县疫情发生的第四天 , 就有22名无症状感染者转为了确诊病例 。
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本文图片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洪洲: 疫情在早期就被发现 , 那么早期的这些感染者呢 , 多数都在无症状期的潜伏期等等这个情况 , 那么还有这个工厂都是些青壮年 , 你知道青壮年感染以后 , 多数没有症状或者是轻症 , 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发现都是些无症状感染者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过一段时间以后 , 一定会有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发展为有症状 。
在疾控专家们看来 , 从国内发生的近几轮疫情来看 ,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比例较高 , 成为共同的特点 。
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本文图片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曾光: 重症病人很少 , 死亡病例几乎没有 , 但是无症状感染者占的比例很大 , 我们的趋势一直是在延续这样的趋势 。 中国的情况跟国外不一样 , 国外的情况它疫情始终处于一个高平台上 , 它在传播 , 中国的话每次都清零 , 局部清零以后再出现再清零 , 每次发现的病例来源都是远离高危人群的 , 老年人少 , 慢性病患者很少 , 青壮年比较多 , 所以症状比较轻 , 对中国情况 , 我们谨慎的乐观 , 所以来了以后必须清零 , 你不清零的话流行一大了 , 就一定要涉及到高危人群 。
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可以是传染源 , 而且由于没有出现症状 , 反而不易被察觉 , 因此更不可掉以轻心 。 在这次喀什疏附县疫情中 , 第一例无症状感染者是在疏附县每周“应检尽检”的核酸检测中被发现 。
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本文图片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洪洲: 在(7月)上次乌鲁木齐有了疫情以后 , 尤其是沿着边界线这些很多口岸城市 , 对那些人员多比较聚集的地方进行了常规性的、周期性的这种混检 , 在常规检测的情况下 , 就发现了这一例十七岁小孩子阳性感染者 。
今年6月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 , 推动对八类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 9月底 , 青岛港大港公司例行检测时发现2例无症状感染者 , 而这两名装卸工人是纳入“应检尽检”定期检测的人员 。 而在10月份发生的青岛胸科医院疫情中 , 前两例无症状感染者 , 则是住院治疗前进行例行核酸检测时被发现 。 这些案例说明 , 对重点人群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监测 , 是疫情常态化下排除隐患的重要举措 。
疫情|央视新闻周刊:国内为什么没发生第二波疫情?
本文图片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曾光: 咱们国家可以说是这样的 , 999%以上的人都是易感者 , 就这么多易感者都等于干柴 , 你这一个病人就是火把 , 能烧很多 , 你查出他(病人)控制他了 , 他就不会燃烧了 , 我们国家为什么到现在没有第二波疫情 , 实际上的话哪次疫情都可能发生(引发)第二波 , 我们都给它夭折了 , 都给它迅速清零了 。
而要做到迅速应对疫情 , 对各级疾控系统 , 尤其是基层疾控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疫情形势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等方面 , 补上基层疾控人才的短板 , 是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必然要求 。